中国古代的帝王将相十分看重自己的身后之事,对于葬地的选择十分慎重。蒋介石具有浓厚的传统思想,当他还在大陆时,不到花甲之年,就给自己选好了墓地,墓址共有三处。
蒋介石最早选定的第一处墓址,是在其母王采玉的墓旁。1923年,蒋介石又在这里修建了规模较大的坟庄,并建了新式的洋楼名为“慈庵”,他准备把自己埋在母亲身旁,可以常伴母灵,以便日后仍能尽孝。
蒋介石选定的第二处墓址,是在奉化城北的响铃冈,这里地势高爽,景色优美,周围有九座小山,中间有一个小湖,形若“九龟戏水”地名“仁湖”,风水极佳。选定墓址后,蒋介石立即派人修筑了一条公路,以防别人占用。
蒋介石选定的第三出墓址是在南京中山陵。1945年,国民党还都南京后,蒋介石曾多次拜谒中山陵,这时他已年近花甲,觉得百年之后,若能在孙中山身旁得一安身之地,比安葬在母亲身边更有意义。
其实关于蒋介石死后想葬在哪里,一直以来流传着很多的说法,颇具传奇色彩。但是蒋介石希望死后落葬紫金山的说法很久以来即在海内外流行。还有另一种说法与此不同,并曾一度流行。当年蒋介石胜利还都后,确曾派人在南京周围为自己选墓地。有人提出宜选钟山,因为蒋介石多次公开表示自己是孙中山的学生,墓地选在钟山,是最合适不过的。
不过,此议遭到蒋介石的反对,他认为这里安卧着中山先生,作为他的学生,不敢奢望与老师同居一处,但又不想距中山先生太远,想在不远处的方山建陵。那么,蒋介石究竟想葬在哪里呢?关于这个问题,蒋纬国披露过一些内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