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20日,一架运输机突然降落在延安机场。飞机上为首一人对机场勤务人员

静静的聊 2024-05-28 23:16:01

1945年8月20日,一架运输机突然降落在延安机场。飞机上为首一人对机场勤务人员说:这是汪精卫的专机,我们是飞来投向光明的!

说话的人名叫黄哲夫,他曾是汪伪空军少尉飞行员,由于受进步思想影响,对汪伪现实不满,顶撞上级,被关禁闭停飞,后又以“思想不良”为由,被开除军籍。

1945年3月,日军即将败亡之际,黄哲夫找到好友——汪伪航校少校飞行教官周致和,就当前时局和个人今后出路进行了探讨。两人最后决定,弄一架飞机去延安!黄哲夫负责联系我党,周致和想办法弄飞机。

当时在江苏、南京一带想找到共产党并不容易,因为这里是日伪严密控制的地区。多方寻找我党无果,黄哲夫失落不已。就在这时,周致和让黄哲夫去找他的同学秦传家,因为秦传家老家安徽一带,新四军活动频繁。

果然,在秦传家的帮助下,黄哲夫与安徽宣城新四军游击队成功取得联系。在游击队员的带领下,他顺利抵达一个小村庄——我党宣城县委所在地。

说明来意后,宣城县委高度重视,立即派了一个班的战士,护送黄哲夫抵达苏浙军区所在地浙江天目山。苏浙军区司令员粟裕热情接见了黄哲夫,得知黄哲夫打算驾机起义,粟裕很高兴,他马上将这个好消息报告延安党中央。中央当时回电指示:待机而动,配合反攻!

粟裕向黄哲夫简要讲了反攻的形势和延安的情况,并提到延安有一个机场,很少有飞机往来。商定起义事宜后,黄哲夫离开天目山,躲过沿途伪警和日本宪兵的盘查回到了南京。

见到周致和后,两人立即研究下一步行动方案:黄哲夫先到扬州外围与当地新四军取得联系,然后积极开展活动,联络和争取更多人员起义;周致和则抓紧把飞机搞到手。

8月12日,黄哲夫按照约定到南京中央饭店和周致和见面。不承想周致和不在,也没留下任何信息。情况顿时紧张起来,周是否出事了?

其实周致和并未出事,他得知汪伪陆军部部长叶蓬接到蒋介石任命他为“第七路先遣军”总司令的委任,急着去武汉上任。周与叶素有交往,他认为搞到飞机的机会来了,便开始着手行动。

为了把飞机弄到手,周致和想方设法接近叶蓬,使叶蓬同意由他开飞机送其去武汉。有了叶蓬的首肯,周致和顺利通过了南京明故宫机场日本人的看管,办好了起飞的各种手续。

8月19日上午8时许,周致和从容镇定地来到机场,做好飞行前的检查。不一会,叶蓬带着随同和一堆行李来了,周迎上去和他打了个招呼。随即, 汪伪政府专机“建国号”运输机起飞向西飞去。到武汉后,叶蓬一下飞机,周致和立即将飞机开向扬州。

从扬州飞延安路途遥远,必须给飞机加满油。可加油必须经过上级批准,于是周致和约了相识的伪空军头目彭鹏,到扬州有名的扬州旅社音乐茶座,喝茶取乐。

彭鹏是个大财迷,周致和一边敷衍他吃喝玩乐,一边掏出2两黄金,交到彭鹏手里,并对彭说:“拜托老兄帮个忙,给飞机加油,明天到上海做一笔大买卖,赚了钱有你的好处。”彭见有黄金入袋,又有油水可捞,便满口答应。

第二天,8月20日上午,扬州机场上,周致和等5名起义人员驾驶“建国号”运输机开始滑行。按照事先约定,黄哲夫悄悄埋伏在起飞线跑道边。当飞机滑行至起飞线减速掉头对风向时,他一跃而出,迎着飞机跑去,机上的人迅速打开舱门,将他拉上飞机。紧接着,飞机腾空而起,展翅北飞。

从扬州飞往延安,是一条陌生又充满危险的特殊航程。航线上有几处日军和国民党的机场空域,若被发现,便会遭到拦截。所幸当时天空多云,飞机没有被发现。

临近黄河时,云开雾散,飞机暴露在光天化日下。这时,飞行员发现飞机偏离了原航线,他立即将靠磁罗盘保持航向改为按地标为主飞行。不久,机翼下闪现出鳞光般的河水。查看航图,原来那是洛河,大家顿时激动不已,没错,就这样飞!

很快,飞机到了洛川,再往北飞,大家远远地看见了矗立在山上的延安宝塔,黄哲夫大声喊起来:到延安了!

眼看行动就要成功,不料由于延安地区群山起伏,飞机下降高度过低,山头挡住视线,飞行员一时竟没有找到机场。此时飞机已飞行6个小时,燃油即将告罄,大家顿时紧张起来。飞机不断爬高,大家注目寻找。忽然,在右机翼下方的河边出现一个土机场跑道。飞机立即急速转弯,下降高度,朝着机场飞去,最终有惊无险地平安着陆,大家终于松了口气。

飞机停稳后,黄哲夫等人打开舱门,走下飞机。一个八路军战士警惕地走过来,满脑子问号。就在这时,延安机场勤务股股长和参谋走了过来。黄哲夫赶紧对他们说:这是汪精卫的专机,我们是飞来投向光明的!

延安机场立即报告叶剑英参谋长,很快军委指示:保护好飞机,接待好起义人员。

黄哲夫等六人被安排住在卫戍司令部,受到了热情周到的接待。第二天,司令部发给他们军衣,六人正式成为光荣的八路军战士。

因为“建国号”是8月20日起义到延安的,所以编号为“820”号。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我八路军拥有的第一架飞机!

0 阅读:123
静静的聊

静静的聊

家国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