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偷袭美国金融珍珠港,罗杰斯:将付出代价
4月30日,美债再次遭到新一轮抛售,作为全球资产定价之锚的10年期美债收益率持续升至4.60%至五个月以来的高点,延续美联储4月利率会议以来的抛售态势,债券收益率与价格成反向关系,收益率上涨代表抛售量大于购买量,而这背后的主导力量就是作为最大的美债大买家日本央行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偷袭美国金融珍珠港,并为美债的历史性崩溃做出贡献。
日本央行行长
就在30日上午7时左右,此刻对美国金融市场来说,正处于夜间,日本财务省外汇事务主管神田真人出人意料的表示“将一天24小时地针对日元汇率做出反应,并将在下个月底披露干预汇市的结果,将针对日元汇率波动采取适当的行动”。
紧接着,有美媒报道称尽管日本并没有公开承认,但日本当局正在干预日元,这和日本央行在两天前的利率会议中宣布利率不变时没有显示鹰派的态度出现了180度的大转变。
而这种转向政策的冲击将推动国际资金从美国国债市场流回日本国内,加速美债美股的抛售,相当于日本再次突然对美国金融市场发起一场珍珠港式的袭击事件,以此来震慑美元。
市场立即做出反馈,日元兑美元大幅上涨,美元兑日元隔夜从160.25跌至154.40,分析人士称,日本对美元亮剑并非是一次性的,而袭击美国金融珍珠港运动的开始,随后,美国下午交易时段,日元又一轮强劲走强,使该货币对从156.50左右升至略高于 155.00。
由于日本官方机构投资者对美债的持续需求一直是美债能维持低收益率的推动力,这将会加速美债投资者平仓头寸,持续抛售美债后部分转向日债。
摩根大通进一步表示,日本央行的转向对美国金融市场将引发不可估量的巨震,这将推动十年期美债基准收益率上升100个基点,引爆美国或欧洲发达市场的国债市场,这在投资者仍在评估美联储最终会何时会首次降息,以及在与持续的高通胀作斗争之际将利率保持在较高水平时间的环境下将变得更加明确。
紧接着,被称为美联储市场大师的格雷格·曼昆在4月30日再次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发出了最后警告,“考虑到日本不再为美债发行持续接盘,叠加美国联邦债务偿债压力正在呈指数级别的增加,美国国债市场离崩盘可能只剩下最后一次冲击了”,数据表明,目前,全球官方机构持有的美债量已经连续降至2021年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至7.18万亿美元(美国财政部4月16日报告)。
日本央行此举更是触发了包括美国财长在内的众多大佬对引发美国债务危机的担忧,美财长直言不讳表示,“美国国债交易可能出现崩溃”,叠加美国金融市场已经在“高债务、高通胀、高利率、及低增长”这套有毒组合的环境下困难重重,同时,美联储的持续维持更高利率的预期也终将会反噬美国经济,并对美国企业利润构成风险和美国债务利息支出负担成倍飙升(具体细请参考下图)。
这表明,目前美国金融系统已经处于风声鹤唳情况下,日本亮剑再次突袭美国金融珍珠港的影响将对于已经遭受重创的美债、美股和固定收益市场来说可能是不受欢迎的发展,让美国金融市场处在岌岌可危的悬崖边上,这意味着投资者可能会以更快的速度从美国金融市场撤出。
紧接着,美股大空头、摩根士丹利首席策略分析师Mike Wilson再次警告市场,面对迫在眉睫的美国经济衰退,美债和美股的走势可能与2008年发生的情况相似,并补充表示日本一旦在下次会议中提高利率的框架这可能引发美股创新低。
这也使得包括高盛、美国银行、德银等在内华尔街继续押注美联储最终将会失去勇气,在通胀被压制之前不得不服软并会越出市场预期的速度开始降息,正式转向鸽派,并预期将会在2024年第四季度扭转货币路径并开始降息75个基点。
因为,美联储面对美债将崩溃的警告不得不发出可能会增加降息幅度的转向信号,是因为其成立至今的真正使命是帮助美国联邦融资以及支持包括美联储自身利益在内的华尔街精英等利益集团服务。
所以,届时日本央行的每一次干预都会使美债收益率飙升,增加美联储服软转向的可能性,同时,日本贸易逆差持续创新低及美日利差扩大后套息交易量的枯竭也会间接助推美债收益率的上涨,这表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正在为美债出现的历史性崩盘做出贡献,或将正式引爆美国金融市场危机。
很明显,自3月以来,美债收益率飙升或多或少与日本的官方机构和私人投资者持续抛售美债相关,比如,据美国财政部4月16日最新发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显示,截至2月,虽然,日本的美债持仓连续两个月增长至1.16万亿美元,但持仓仍处在五年以来的低点。
日本央行曾在去年9月和10月就有过这种强烈干预举措,据日本财务省在去年10月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抛售美债置换美元以购入日元的力度非常猛烈,使得当时日本9月份外储至少减少了360亿美元至1.22万亿美元,创有纪录以来单月减少量的最大值。数据显示,当时通过两次干预就消耗了5.8万亿日元(405亿美元)的美债。
而我们据日本财务省历次公布的数据统计发现,自2022年3月美国开启加息以来至今,除了日本央行外,还包括日本的养老基金、几家日本的大银行基金等在内的日本官方机构已经持续净抛售了高达3700亿美元的美国债券,创下2005年以来的最长连续抛售纪录,以支撑暴跌至34年低位的日元,以此震慑美元,且效果显现,出乎华尔街意料之外,就像刚才日本财务省突然袭击美债一样,再次震惊美国国债市场一样。
虽然,高盛前首席外汇策略师在4月30日发表的报告中称,尽管目前日本官方对此次是否干预日元尚未给出明确表态(日本财务省外汇事务主管神田真人仅表示将会在下月底披露具体情况),但是,考虑到日本的巨额债务“泰山压顶”,日本的干预注定将会失败。
这表明,日本央行为捍卫日元使得积极清算美债的趋势还将会持续,如果日元再次跌破160关键水平,日本央行除了抛售存放在国际清算银行中1355亿美元的存款外,还可能会继续至少抛售数千亿美元的美债作为捍卫手段的可能,届时每一次干预都会使美国收益率大幅上涨,这表明,日本可能正在为历史性的美国违约做出贡献。
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作为目前唯一持有万亿美债规模的日本对于美债资产态度的转变可能正在成为全球投资者转向的风向标,因为,美元是建立在庞大的债务纸牌屋之上的,大部分的美元是锚定美债发行的,很明显,现在的美国债券市场已经资不抵债,只有被高估的美元在苦苦支撑。
而按华尔街金融大鳄吉姆.罗杰斯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解释就是,”美国实际债务金额可能已经超过166万亿,几乎是美国财政部所承认金额的六倍,这也是美国通胀出现高粘性的原因之一,对美国债务市场来说也是一颗金融定时炸弹“。
这位美国亿万富翁担忧地表示,”美国债务无处不在,印钞无处不在,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债务国,最终我们(美国)将要付出代价“,因为,美联储的政策针对自己的经济需要而不考虑溢出效应时,很可能透支美国债券资产的信贷。
用户63xxx55
小心它们俩唱双簧
无畏言让 回复 05-04 15:37
更像是狗咬狗
101
当美国鬼子衰落的时候,它想依靠狗子给自己充力也不一定好使,狗子可能会反咬一口。所以,美国鬼子衰落,是没有办法扭转乾坤的。
Tondy 回复 05-04 12:58
别人日本丢美债,美国就丢黑武器?
梦幻世浮生 回复 05-04 14:41
霉国衰落时日本肯定要反咬一口,日本的教科书上连原子弹谁放的都不写也否认侵略,一个不敢正视历史的国家随时会跳反
火花
美国该为自己所做的付出代价了,这一天很快就会来了
南无阿弥坨坨
我们犹太掠夺全球财富怎么了,我们控制全球舆论怎么了,我们可是天选之子[doge][doge][doge]
紫气东来
买美债实际上是在养美国政府后面的几个大金融寄生虫。
用户10xxx13
中国更应助一臂之力,这才是,不谋之合,让美元爬下。美股崩盘,银行破产,才是大快人心之举。
无畏言让 回复 05-04 15:39
润人们就惨喽
广盛佳园
日本不可能任意让美国宰割的……
天龙
未来日元大贬值,1美元=200日元,慢慢地成为越南盾
老王
还敢反抗?再反抗就签东京协议了[抠鼻]
我有一条金箍棒
鹰酱做空日元 脚盆鸡还不抛就是傻[静静吃瓜]
chen xian sheng
日本“偷袭”为署称的惯性伎俩,本性难改啊!
用户10xxx41
其实我们也应该抛售的,多米诺骨牌已经开始了!
唯我中华
小本子这是想反抗太上皇了?
水到渠成
抛吧,抛吧,都全抛了,让美元崩盘。如果小本子崩盘,小鬼子最好向美军驻日韩基地倾斜所有导弹,向中国投降才是最好的结果
正义之刃
中国也该抓紧时间拋掉美债!给霉苟沉重打击
蓝波
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用户10xxx34
小心美帝挑起战争转移矛盾!
老牛
抓紧卖呀!
我既不是仙
抛售美债,买入英镑,拖英国下水
文一刀
我以为狗不敢反抗主人,谁知道日本这条狗还有反骨
yan
向世界明抢!
达丰重工
持续减持美债等的就是日本佬坚持不下去吧,快要到给美债最后一击的时候了没有?
龙腾金波
越长越臭不想看,大概明白意思。
用户17xxx40
美国是狼,鬼子是狗,狼永远不安好心,狗关键时刻也会咬你一口
开心每一天
担心美国人手里得核蛋蛋![并不简单][并不简单][并不简单]
忧国忧民
报“广场协议”之仇,抛就对了,直接抛到九霄云外!
等待
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随意吧
他俩在演戏,想中国入戏。
用户13xxx94
如果不是倭寇回购美债,霉国敢一直加息吗
千年等一回
什么时候暴雷
红色九段线
犹太资本吞噬全球!肯定有绝地反击之时
用户10xxx16
利益集团就是这个样!不管你盟友还是敌人,在没钱的时候谁也不会放过!
浮生若梦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燃烧
狗咬狗使劲掐
用户18xxx37
狗咬狗
用户18xxx22
美国衰落,狗们要反水了
用户17xxx46
能不能背后捅小鬼子一刀,让美国佬废了小日本,然后全力对付老美,因为小鬼子最不是东西,最会钻空子。
顺势而流
日本在外国投资资本是本国的2倍以上。日元贬值让国外投资者利润降低了。巴菲特想割日本股市韭菜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