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大的内耗:太着急》1.一个人烦躁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这是个很有趣的问题。在生

光亮情感 2024-05-01 23:01:07

《人最大的内耗:太着急》

1.

一个人烦躁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这是个很有趣的问题。

在生活里,我们会看到许多人,为了各种各样的事而烦躁。

我有一个朋友,是那种很安静的性格,在我的印象里,几乎没有看到他为任何事而发怒或者焦虑。但他告诉我,他在家里工作的时候,经常会因为自己的狗狗而崩溃——因为他的狗狗总是会在快递或者外卖敲门的时候,对着门口叫个不停。他根本没有办法让它停下来。

前不久,我看了黄渤的一部电影,讲述的是父亲和熊孩子之间的关系。父亲因为孩子不会好好写作业而抓狂,甚至因此进了警局。评论里许多网友对此都有共鸣,调侃说「以前不知道辅导作业有多崩溃,自从自己有了孩子以后……」

还有路怒症——这大概是最常见的「烦躁源」了。尤其是在堵车的时候。

2.

在《象与骑象人》这本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所有这些烦躁背后的真正原因,就是「失去了掌控感」。

因失去掌控感而着急,因着急而内耗。因内耗而愈加烦躁不安。

而我们从来不会因为那些自己能够掌控的事而产生这些负面感受。

在学习的过程里,如果我们可以自由控制自己的学习节奏,什么时间读书,什么时间实践,什么时间突破舒适区,涉猎一些自己陌生的领域。那么学习这件事就会变成一种乐在其中的过程。可是,一旦有某种外力——比如老师或者家长——在我们的背后,控制我们的节奏,学习这件事很容易就会失去乐趣。除非TA能够通过战胜他人获得某种优越感。但学霸始终是少数人。

如果我的那位朋友,能「控制」自己的狗狗,随时通过指令,让它停止狂吠,我相信他绝对不会因为自己的狗狗而崩溃。

和「熊孩子」之间的关系也是同样,家长如果能够控制孩子,让TA学会的时候,立刻就能学会。在育儿的过程里,必然会充满安详与平静——虽然这种控制是不可能的事。

堵车更不用说。如果被堵在路上的人,可以控制道路疏通的时间,而非被动等待。那么我相信路怒症几乎会消失不见。

3.

当然,生活不可能永远被自己掌控。事实上,我们的掌控圈是一个很小的范围。生活里的绝大多数事件,都发生在掌控圈之外。

既然如此,是不是就说明,我们失去了掌控自己心灵的能力?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无论发生了什么,佛陀总是会保持自己安详的笑容。

在我们的身边,也偶尔会遇见那些无论做什么事,都心平气和的人。不管是在公开的场合,还是私下里,都是同样。

而他们做到这一点的秘诀,就是在「失去掌控感」的时候,让自己重新关注自己掌控范围之内的事。

埃克哈特·托利那本《当下的力量》,讲述了自己如何在纳粹的集中营中,在失去身体的自由这种极端情况下,找回内心平静的过程。

他使用的方法,无非是关注自己掌控范围之内的事。

4.

好吧,我知道,「关注自己掌控范围之内的事」,听起来很像一句无用的鸡汤。

可真实情况并不是那个样子的。这是一条具体的行动建议。

要做到这一点,你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训练自己的关注能力。

现在你就可以做这一项练习。

闭上眼睛,倾听你周围的世界。在几分钟之内,你至少可以听到5种声音。

呼吸的声音,天空的声音,电脑的声音,饮水机的声音,外面马路上汽车的声音。

如果你能够再仔细一些,你甚至会听得出,这些声音每一次都会有微妙的不同。

每一种声音,你都可以分辨出5种变化。

可是,在做这个实验之前,你大概率会忽视这些声音的存在。也根本不曾感知这些声音的变化。

为什么?

答案很简单。你没有关注它们。你关注自己的手机,关注你生活里其他自己感兴趣的事。因此,你将这些声音忽视了。

接下来,你可以继续做这个实验。

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其中的一种声音之上——譬如你的呼吸。如果你的注意力足够集中,那么不久之后,你的世界里,将只剩下呼吸的声音。

如同当你在刷新短视频或者打游戏的时候,你的世界只剩下这些事物的存在一样。

当你能够有意识地进行这种「打开关注的范围,继而缩小关注范围」的练习之后,你会开始明白:

你的关注范围并不是被动的。

你总是可以自由选择关注的对象。并且,在注意力绝对集中的状态下,你可以忽视除了关注对象之外的所有事。

5.

冥想之所以被称之为最好的心性练习,就在于这一练习,让一个人总是有意识地关注自己的呼吸。并通过这种练习,拥有掌握自己关注点的能力。

无论是在堵车的时候,在熊孩子调皮的时候,或者在生活里出现了任何「掌控圈之外的事情」时,有经验的冥想者,都可以通过对呼吸的关注,重新将注意力投入到那些他可以掌控的事情上。

首先,他可以掌控呼吸的频率、深浅。

但这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他可以掌控自己的关注点。他可以关注自己的呼吸,也可以关注当下所有的发生,并选择一个来观察它们。

在这个过程里,他不是被动的强迫。而是主动的选择。

如同你刚才在声音练习中体会到的,当你处于这种状态,你可以自由选择关注任何一种声音。

你也可以从冥想这件事开始练习,每天哪怕抽出5分钟的时间,什么也不做。只是坐直你的身体,安静关注你的呼吸,感受它带给你的变化。

除此之外,你还可以不断寻找生活里自己可以真正掌控的行动。

阅读和锻炼是最常见的选择,这两件事不只对你重新找到掌控感有好处,还能武装你的头脑,强化你的身体。

事实上,「自律」之所以容易让人感到幸福,就在于自律会强迫一个人,把注意力放在生活里他能够控制的事情上。

但这些并不是某种僵化的教条。

你可以收集生活里那些自己能够掌控的小事,即使这些小事与所有人都不同都没关系。

因为事情本身从来不重要。

重要的是「掌控」。

关注生活里你能够掌控的东西。

每当失控的时候,就重新回到这里。

你就会收获生活原本的宁静。

0 阅读:143
光亮情感

光亮情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