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是个对保险不太感冒的人,以至于来清迈生活了一年多一直是裸奔。直到年初的两件事,打破了我对保险的偏见。
过年期间猪妹支原体感染导致了寻麻疹,住进了清迈最好的私立医院。医疗水平和服务确实好的没话说,但每天收到账单更新,还是会升起一丝不安“这病啥时候才好呀,住下去确实肉疼。”最后住院四晚,结账一万三。
然后就是我妈不小心摔了一跤,磕到后脑勺血流一地。夜里送去医院,突然想起来之前为了给她在泰国银行开户,不得不搭配买过一个意外险。我试探性地问了一下前台,没想到没几分钟保险公司的人就直接到了大堂,和医院做了核实交接。最后出院时,所有费用保险公司直付,连垫付报销都不需要,非常方便。
这两件事一起发生,确实是当头棒喝。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保险是刚需!
但保险确实水很深。担心买了报不了,所以怎么按需购买,把钱花在刀刃上,买的明明白白才是关键。而保险的合同条款长,术语多,要把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匹配到最适合的产品,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所以这个时候其实是需要专业的保险咨询服务。
保险咨询在国外很常见,但国内做的好的不多,我自己这次咨询的是小雨伞。和大家分享一下咨询下来的整体体验。
1.顾问耐心地了解了我的预算,未来生活规划,以及家庭各个成员的情况后,给我用大白话介绍了不同险种的区别和用途。之后个性化订制了专属方案,省去了很多自己研究和对比产品的时间。
2.可以选择搭配不同保险公司的产品,并且价格和保险公司的官网一致。而不是像之前找某个保险公司的经纪人,在产品选择上比较局限。
3.以前填写健康告知,总会担心填多了被拒,填少了理赔不了。在小雨伞咨询,只需要告知过去的病史,顾问会指导如何合理地填写健康告知,以减少理赔时不必要的纠纷。总体来说保险需要最大诚信原则,不要想着隐瞒既往症,因为保险公司有大量专业人士,各种渠道都可以去验证。所以如实告知,才是对自己真正的负责。
最后也给大家简单分类一下非储蓄类的保险,以及我的配置决定:
1.意外险
因遭受意外伤害事故,导致身故伤残或产生医疗费用等,可以赔偿和报销。
2.医疗险
解决生病住院门诊费用的报销问题。
3.重疾险
确诊合同约定的疾病,直接赔付合同里约定的一笔钱,可以自由支配。
4.寿险
身故赔付一笔钱,人走留下钱给家人。
那基于我自己长居海外的情况,我给自己配置了海外意外险+全球医疗险。海外意外险好理解,我就不赘述了,重点说说这个全球医疗险。简单来说,就是保单是中国出的,但保障范围是全球。
为什么没有买泰国的保险,我是这样考虑的。虽然我现在还年轻,可以去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生活,也可以买任何国家的保险,但当我老了万一我想回国生活,但由于年龄和身体情况的限制,很多中国的保险就买不了了。所以只要能覆盖全球,等我老了,不管我想在哪个国家生活养老,都不会出现无法投保的情况。再来,如果真的得了比较严重的疾病,回国的概率就很高,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未知,做一个两全的准备。
那说到这,可能有人就会说回国直接用社保不就好了,没必要买全球医疗险啊?先不说社保只能用公立医院,以及用药限制这些。在国外生活久了的朋友应该都有体会,当我们习惯了私立医院的服务和环境之后,回国去挤人山人海的公立医院,排队三小时,看病三分钟,心态真的会崩。
口罩后这几年,各种病毒肆虐,公立医院里交叉感染的风险很大,身边妈妈朋友们都更愿意带娃去私立看病。有没有办法实现高端私立自由?或者公立医院国际部或VIP部自由?有!高端医疗险,真的是完全不一样的看病体验。
好啦,想系统性咨询了解的朋友,评论区附上了一分钱的咨询链接(原价68)。建议大家约个顾问好好做一个配置方案,成年人一定要学会适当转移风险,说不定是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