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宋庆龄与美籍医生马海德喝交杯酒的照片,照片拍摄时间是1979年,当年,宋庆龄年已86岁,马海德则年70岁。 交杯酒是中国特有的习俗,起源于先秦,它代表的是最大的敬重。宋庆龄为何会对美籍医生马海德如此敬重呢?何况,他的年岁比自己小了十多岁,自己可以算他的长辈了。 宋庆龄对马海德的敬重,源于他对中国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马海德虽是美国人,但他热爱中国,且还在1949年由周恩来亲自签署,成为了第一个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 马海德和白求恩一样,曾在中国最需要医疗援助时,助力了中国医疗。 马海德年轻时候就来到了中国上海考察东方流行的热带病,1936年末,宋庆龄推荐他和斯诺一起前往中共苏区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抗日。 谁也没想到,马海德去了延安后竟决定投身到中国的抗日中去,他不仅帮忙改进了苏区医疗事业,还索性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长期跟着八路军抗日。期间,他学会了中国普通话和陕北方言,并把自己的英文名字依据音译改成了马海德。 马海德如此爱中国与他的经历有关,相比那些养尊处优的美国人,他和多数的八路军一样出生贫寒之家,他的父亲只是一名普通钢铁工人,因家里人口多,他经常饿肚子。 8岁那年,一场瘟疫席卷了美国,马海德全家感染,关键时刻,以一位老医生免费为他们看了病。从此后,他立志:将来一定要做一名像老先生一样救死扶伤的医者。 马海德长大后在日内瓦大学取得了博士学位,上学时,他结交了一个非常好的中国留学生朋友,并因此对中国的苦难有了深层了解。 毕业后,他放弃在美国的高薪工作,毅然前往中国,他的内心有一个声音告诉他:那里需要他! 到中国后,马海德见到的中国满目疮痍,日军践踏上海,国民党大肆屠杀共产党。马海德开始重新思考如何帮助中国,与宋庆龄的交往,让他慢慢对中国这支穷人组成的队伍有了深入了解,他慢慢有了自己的方向。 到延安后,在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影响下,他对中国的抗日充满了信心,他从一个革命同情者,转变为了一个真正的革命者。 说来真是神奇,马海德在延安的第一个病人,竟是与宋庆龄关系很好的邓颖超。邓颖超在长征中患上肺结核,因延安缺药,马海德只好用偏方给她治病:让她把窑洞门板拆下,每天躺上去晒太阳。 坚持一段时日的“太阳浴”后,邓颖超奇迹般地痊愈了。 做“中央红军卫生总顾问”的那些年里,马海德为革命根据地的卫生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白求恩死后,他着手建立了白求恩国际医院总院,挽救了数以万计战士的生命。 解放后,马海德依旧一门心思扑在他的医学事业上,在他的协助下,中国有了第一个专门的皮肤病研究所:中央皮肤病研究所。 后来,马海德深入中国广大农村地区,救治麻风病患者,在他的主导下在江苏海安县和广东省潮安县设立了麻风病综合防治研究基地。 宋庆龄和中国人都不会忘记:是在马海德这位美籍中国人的努力下, 中国才控制住了麻风病。 这样的马海德,让宋庆龄以中国最高礼仪表达敬重,当真是受之无愧。
下图是宋庆龄与美籍医生马海德喝交杯酒的照片,照片拍摄时间是1979年,当年,宋庆
李满谈过去
2024-03-13 13:10:52
1
阅读:1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