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乡孩子们的教育
陆逊聊文学
2024-03-07 00:09:17
教育的过程也是发行经验和获取经验的过程,中国接近2000个县容纳了全国50%以上的中小学生,而县乡的孩子们的教育现状也是最为真实的中国底色。《县乡的孩子们》让我看到了县域教育的民生以及作为教育的功能所给予的县乡孩子们均等的教育公共服务,通过这个话题,让我们看到县乡教育办好,才能让中国教育更好,这也是教育研究的最基本问题。
🌈
其实我的初中是在村里的中学读的,小学也是在村里的小学读的,到了高中才去了县里的高中,但是尽管我的大学是在一线城市,但我的中学时代以及所以义务教育阶段所给予我的远比大学所让我懂得的更多。这本书里讲述了许多现象,无论是学校学生们沉溺于游戏还是青少年抑郁的情况以及陪读妈妈的存在,这些在我上学的时候就出现过很多,不过那个时候电子设备并没有很普及,所以关于沉迷游戏的情况不是很多,但是同学之间的霸凌情况也是存在的。
🌈
陪读妈妈的的情况也很多,上高中的时候,在县里同学的家长有很多都辞去自己的工作来选择给孩子做饭,在学校对面的小区租房子住,只是为了让孩子有个更舒心的环境,而辞去工作的大部分都是家里的母亲角色。
🌈
其实我从来没有觉得县乡的学校对孩子们的教育就一定落后于大城市的学校教育,那个时候我们也有很多有教无类的方法,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发掘自己的爱好,而且学生都可以与学校进行沟通,学生本身就是目标的中心,而且每个学生都能在学校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边缘性的学生也非常少,当然所谓的问题学生也存在,学校里也有专门的学习心理老师对这样的学生进行教育或者惩戒。
🌈
不过县乡的孩子们与大城市的孩子们所接受的教育资源仍然是存在差距的。比如说师资力量很差,学校的在编老师的学历和经历都很多是从基础教育转岗来的,专业性并不强,年轻教师也主要来源于本科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很多学生都没有参与企业工作的实践经历,在实践技能教学上存在能力不足的情况。编制预算的影响下,许多教师长期比较稳定,对于新增专业的师资要求只能策略性的对现有教师进行培训转岗,所以很多老师都身兼数职教学效果也差强人意。
🌈
书中有很多问题作者都做了深刻的剖析,分享了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经验,也值得老师和家长朋友们学习。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