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暗中找到与症状共存的光亮
陆逊聊文学
2024-02-28 00:02:02
在人们经历了非常大的灾难之后,幸存者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当PTSD或者是创伤事件经常发生的时候,当事人可能会一蹶不振,这些都带给他们难以磨灭的伤痕,所以会或多或少的出现某种形式的创伤应激。《带着裂痕生活》让我们看到关于复原力的描述,复原力是一些良好的品质,具备复原力的人会进行自我疗愈。
🌈
其实PTSD无处不在,有些专家认为创伤就像是一种病毒,总是在世界范围内不断自我复制,虽然这种说法有些过分,但是相对于PTSD,我们要更要清楚复原力的概念。
🌈
当然一些人会试着让自己的思想不受疾病的控制,想要通过参加一些事情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然而更令他们无奈的是在想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发现自己完全做不到,只要想去做别的事,这样的症状就会随时出现,很多时候对于注意力的分散对他们而言也非常有困难,回想过去,即便有许多轻松愉悦的事情存在,但还是忍不住沮丧。
🌈
因为一些事情都会直接影响着自己的大脑,会带着各样各样各种各样的疼痛生活下去,每一次性的尝试都是失败的,所以要一次次面对令人煎熬的事实。哪怕思考自己看似光明的未来,也需要随时准备应对新的挑战,对于情景的高度敏感,会让他们不断逼迫自己进入正常的生活状态。
🌈
当通过一次意外幸存下来时候,可能会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黑暗,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说服自己与自己和解,当然也是一个自我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适应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也不断提高自己的灵活性,去思考那些过去从未显现的东西。当然也要承受身体上长期的痛苦,这个过程是非常复杂的,要学会自己与这些问题共存。
🌈
也许很多人现在所面临的困境对书中的主人公而言是微小的不能再微小的事情,但是在面对我们所能想象到的困境时,人们总能表现出强大的心理复原力。当经历了一场自己认为非常大的生活变故,又该如何积极面对创伤应激呢?在生活中循环疼痛的次数,不断去思考那些让自己麻木的回忆是非常难受的,但是总有一束光照亮自己的前路,也是自己不断摸索和调整的过程。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