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氏电影:打破电影的局限

陆逊聊文学 2024-03-07 00:07:30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是二十世纪伟大的导演,他一生只拍了七部影片,每一部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镜子》这部自传体电影中,我们看到塔可夫斯基串联起毫无关联的片段,并且以回忆的方式展现,将毫无关联的片段通过回忆串联起来。在《潜行者》中,我们看到潜行者试图进入那个可以实现人类所有愿望的神秘地带,以及他们面临的不可预知的风险。《安德烈·塔可夫斯基访谈录》让我们细细了解塔可夫斯基对电影的热爱和在自己事业中那一丝不苟的态度。 🌈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在《雕刻时光》中说到:“人存在于其中的时间,让人有可能认识到自己是一种道德的、追求真理的存在。这是一种既令人甜蜜,又令人痛苦的天赋。生命充其量是拨给人的一个期限,在这个期限内他可以并应当根据自己理解的目标完善自己的精神。生命被勉强塞进了严苛的条条框框中,这条条框框比我们对自己和他人负有的责任更为分明。人类的良心要依靠时间来实现。” 🌟 我觉得这段话非常能体现塔可夫斯基对电影乃至生命的态度,他有着超乎寻常的敏感,而且对电影的极致追求,也几乎到达了圈内人无人可及的地步。我平时只是看过塔可夫斯基的电影,但是并没有了解这位电影诗人的方方面面。无论是从他名声鼎沸的时候还是到生命中蕞后的岁月,他对美学的思考和对创作的执着,对流行艺术的不懈和对大众的思索,都让人们看到他犀利而独特的观点。 🔥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很擅长学习其他电影大师的美学和艺术观点,即便知道对方的方法,并不适合自己,但是终究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思路,通过自己的剪辑理念,创作出自己满意的电影。当把电影建立在与现实的连接之上,让每个镜头对现实进行复刻,而不是通过碎片化和再现的时间刻意营造出这种真实,蕞终则是通过电影与现实紧密融合,让观众也更加全 面地了解观察事物,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每个镜头都有各自的意义,哪怕单独的镜头本身是没有意义的,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也能实现完整性。 📝 “电影实际上讲述的不是一段旅程,而是一场对话,每个人物都在对话中发现自我。”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秉持着这样的原则,饱含感情的象征和意象,通过传达的重要及具象的思维让观众发现不一样的新事物。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