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华夏|看得见希望的那条路……

陆逊聊文学 2024-03-06 00:08:29
《经纬华夏》是个很戳中我内心的书名,处于耄耋之年的许倬云先生说明了命名的理由,山陵、丘壑与河流湖泊处处相叠相交,构成了中华文明的主流。从世界看中国,又从中国看世界,我们更能明白整体与部分的真实与意义。 🌸 这幅华夏画卷实在令人动容,让我们感受到中华大地的神奇与魅力。难得之处在于许倬云先生把考古学与中国地理分区合在一起,讨论了中国地理演变的过程,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变化,也看到了地理的变化,不仅看到了中国的变化,也看到了世界的变化。 🌸 中国不仅在历史上有南北之间的混合,其实还也有许多东西之间的差异。不仅自身在发展进步的过程中有所变化,与世界也有非常紧密的联系。 许倬云先生也让我们看到中国文化在其成型时期,尤其从史前到西周及秦汉部分的历史进程,也能够将许多不同地区、不同性质的地方文化,彼此融合、交缠为一体。在这么庞大的文化共同体里,中国能够长期稳定地应对外来的刺激,不断修改自己或者融合他者,彰显了中国文化的大格局。 🌸 在中国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有时候是地大物博的先进的,有时候则是闭门造车的落后的。当我们面对外界的飞速发展时,当我们不得已需要与西方文明进行相互碰撞交流时,也要保持清醒和警觉。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不能好的坏的全部照单全收,也不能闭关锁国一味拒绝。在不断融合交流的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给自己留下充足的空间。 🌸 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反思的过程,每当看见有利于自身的则囫囵吞枣,其实则忽略了差异性,对他者合适的对我们不一定就是好的。学会用变化和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需要自身不断适应的变化过程。 🌸 通过这本书我看到了许倬云先生刻苦钻研的能力,先生的学习过程差不多是脱离了中国传统大学的教学方式,但并不是说完全割裂的,而是把中国的历史人文作为主要学习部分,着重了解史事,也专门了解了历史人物。所以先生的研究很具有人文性,先生对社会和文化的思考也十分深刻。 🌸 时代与社会都是在不断进步的,但历史也在表明,这种进步并不是突变的,二是渐变的。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做出的选择可能会改写历史,但相比自身的因素,制度、经济、文化……更为重要。在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也要学会利用自我的经验和历史的眼光综合考量,把目光放长远。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