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观念的飞跃,从困境中拯救自我

陆逊聊文学 2024-03-01 00:07:05
“第 一次飞跃,认识世界;第 二次飞跃,认识自我;第三次飞跃,认识彼此。”当人类思维试图理解宇宙和理解自身的时候,我们也需要探寻这两个思想体系之间的关系和地位。那么这两种观念可以和谐并存,但是在西方历史中也常常存在冲突。 🌱 在广泛的文化实践中,人们都通过实践试图发现那些深藏在表象背后,并且可以被人们用来实践的东西,按照有迹可循的契机来让自己具备使用和操控工具的能力。通过这种手段来让人们进一步了解世界。 🌱 美国哲学家琳达·扎格泽博斯基在《第三次观念飞跃》这本书中以轻松有趣的洞察力,给读者讲述了从泰勒斯到弦理论的广阔知识传统,进而揭示了人类观念的历史。 🌱 无论古人对于宇宙的理解和探寻,以及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在各个领域之间的相互连通,在某个意义上似乎可以说明宇宙是一个整体,因为人们一直在使用这个词,并且人们的思维着眼于让自身理解宇宙这个存在。当真 正觉察到自己可以理解宇宙的时候,意识也会发生改变,通过开阔和强大的思维,让自己的意识变得越来越强烈,在与宇宙和谐相处的过程中,也不断塑造了人们的道德观。 🌱 人们对宇宙的贪心,可能会让人类自然产生一种优越感,因为这意味着人们的思维可以扩展到除了自身之外的广阔宇宙上,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发现思维的特点,也能凸显宇宙的特点。当宇宙可以被有限的思维纳入其中,那么存在的一切可以说是一个宏大的统一体,而人们的思维与宇宙存在一种吸引力。 🌱 我们每一个都是人,每一个人也都是自我,有时候我们感觉人这个定义非常宽广和伟大,有时候又觉得思想也无法摆脱经验的束缚,人与自我是属于不同的构建道德基础的方式,一个人是社会世界与自然人世界或者超自然世界中存在的一份子,作为世界的组成部分,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都有不同的定义。 🌱 自我意识是用来解释人们对其他一切事物理解的思想。无论是休谟在感官上的认识,还是作者的亲身经验,很多下意识的想法都会变成思考控制的对象,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中,人们也会觉得理解世界与理解自身之间存在很大的痛苦。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