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化正在缩小车与车在动力系统方面体验的差异。
在内燃机时代,发动机的排量、行程/缸径比、汽缸排列、配气机构技术、进气方式、甚至排气歧管布置,都会带来动力系统体验的“个性”:声音、NVH、扭矩曲线、响应速度、改装潜力,甚至引擎的血统、研发故事等等。
来到电机时代,这种个性和差异已经不复存在,区别不过就是你加速4.2秒,我加速2.4秒。
在选择单纯代步车的时候,这种差异是可有可无的,甚至“磨平内燃机个性”才是最优解。
而在性能车领域,内燃机长时间高负荷工作的一致性和耐久性,还有提升潜力,现阶段的电机是代取代不了的。
所以,那些用电机的“性能车”,你如何和其他的品牌的电动性能车做区分?你有什么故事说明自己是独特的,优秀的?
——我觉得路特斯的步子迈得太大了。还没来得及讲自己的故事,就心急火燎地往那个连保时捷都掉了层皮的坑里跳。
别误会,我觉得Emeya真心是一部极好的电动车。我在发愁,如何给观众传达它的价值时,陷入了以上的迷茫。
在直接造电车前,路特斯其实还有其他更“路特斯”的电动化高性能道路可选。
内燃机,是真性能品牌的灵魂。哦,忘了,路特斯没有自己的内燃机。OK。那没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