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干口燥病因多,阴液不足最常见如何补阴有学问,柳州一贯君勿忘一63岁男性,主诉夜

梦菡聊健康 2024-01-17 12:47:16

咽干口燥病因多,阴液不足最常见

如何补阴有学问,柳州一贯君勿忘

一63岁男性,主诉夜间口干舌燥多时,未介意,此次跟他爱人一起来“调理”。形瘦、色苍透红,不打鼾,夜间基本不张口呼吸,舌质偏红,苔少,脉弦细弱,一医曰:汝体甚虚,且脉管中尽是垃圾,不治将恐有重疾焉!患者文化层次颇高,年年体检,血脂、血粘、血管彩超都正常,其余指标也不错,遂不理其言,我看药方中都是温补之品……

口舌干燥大概原因有三,一是阴虚,一是脾失运化,湿阻经络,津液不能上承,一是胆火上逆,口苦咽干,夜间张口呼吸者,多有鼻炎,且多同时伴有胆腑疏泄不利。这位患者望闻问切都符合阴虚的诊断。他补充自己有小三阳,初予化肝煎加天冬、麦冬、女贞、桑椹等品,10剂无大效。我看患者没有任何情志病和形质病的特征,就是一个气化失常的功能性疾病,这是中医最大的优势啊,无效令人难以释怀,心意难平!忽忆及简老高足傅宗翰先生之徒的一个医案,也是一个阴虚的老者,明明病机清楚,用药却长期无效,傅宗翰先生及其徒弟都擅长治“肝”,于是改投一贯煎,迅速起效,我何不萧规曹随?于是用麦冬30,枸杞子10,南沙参10,制玉竹10,郁金9,丹参15,化橘红6,生甘草6,患者不喜欢喝中药,医生必须仔细调味,使其容易下咽,我告诉患者,此次如有效,可来巩固,如无效,卑之无甚高论,只能劳您另请高明,我惭愧无地,再去读书吧!

今来复诊,和我讲,灵的灵的,赵医生这次对症下药,夜间口干舌燥明显缓解,下下侬。

此等小案,原不值得一提,但中医临床目前的有效率委实不高,年轻医生复诊率更低,原因多种多样——有些是因为医生理论体系不全面,甚至偏执于某“派”,一叶障目,辨病机不准;有些是因为患者急于求成、缺乏耐心,过于操切;有些是因为所患疾病本就是精神层面的或器质性病变,单纯中医疗效不是那么好,需要中西医结合而能有些疗效就非常不容易了,患者无法理解、更无法坚持……我们要抓的是气化病(功能性疾病),这类疾病中医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体系,疗效可圈可点,甚至说句不客气的话,这一块是能完胜西医的,要精益求精,苦学苦练,把疗效提上去,对得起患者的信任🙏至于因患者意志不坚导致的治疗中断或中医无法独立胜任的病种,医者怀同情悲悯之心则可,自责自戕则大不必,人不能背负太多的思想包袱,人只能自个儿成全自个儿,无法活在别人的世界里!

0 阅读:28
梦菡聊健康

梦菡聊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