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晚年曾言:“我之所以会失去江山,罪魁祸首只有一个人。”这人是谁,为什么蒋介石会把国民党失利的责任推到他头上呢?他到底该不该为国民党的失败负责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46年抗日战争刚刚结束,可国内的局势依然不稳定,这个时候马歇尔奉杜鲁门的命令来到了中国。此时的国共两党正处在针尖对麦芒的阶段,而马歇尔的到来可以适当缓解这种剑拔弩张的气氛。
马歇尔也知道中国的局势很是复杂,和哪一方接触都要小心翼翼。
3月份,马歇尔准时来到了中国,他的专机抵达了南京,蒋介石知道后派了专车前来迎接马歇尔。可以说蒋介石对于马歇尔的到来非常重视,他明白马歇尔的到来很可能影响国共两党的未来。
马歇尔如愿见到了蒋介石,会谈的时候,蒋介石表示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有很大的分歧,他希望美国可以帮助自己,这样的话蒋介石就可以恢复整个国家的秩序。
马歇尔听了蒋介石的话后点了点头,他知道蒋介石是什么意思,不过马歇尔此次前来并不是为了打仗而来的,他是想要帮助两党促进和平。
马歇尔的意思让蒋介石有点头晕,他一直以为美国会坚定的帮助自己,可这一次却和他想的不一样,蒋介石也没搞明白马歇尔在干什么。
蒋介石认为马歇尔之所以这么说,他八成是想和自己谈条件,于是蒋介石便和马歇尔开始了长时间的会谈。经过了长时间的会谈后,马歇尔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如今战争刚刚结束,只有两党合作起来,建立一个联合政府才能保证国家的稳定。
可蒋介石却不愿这么做,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蒋介石对共产党的意见非常大,当时要不是全面抗战爆发和多人的劝说,估计他还是要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不过马歇尔的态度看起来非常坚决,他代表的是整个美国,蒋介石可不愿意和美国闹矛盾,于是他只能暂时妥协马歇尔的要求。没多久蒋介石就从东北撤军了,他这个做法就是想表示自己愿意和共产党和平。
东北是我们国家工业发展的重要地点,国民党撤军后,我党快速来到了这里,没有两年的时间,我们的力量就开始壮大了起来。
蒋介石现在还不知道,这个决定他将要后悔一生。
之后蒋介石在日记上曾写过,他根本就不应该听从马歇尔的建议,因为这个决定让我党的实力快速壮大,一下子就严重威胁到了蒋介石。可如今再后悔已经晚了,因为这世界上没有后悔药给蒋介石吃。
虽然马歇尔做了许多,但是国共两党依然没有和平相处,很快蒋介石就撕毁了协定,国共内战全面爆发。蒋介石对马歇尔很是生气,他以为马歇尔的到来可以让国内的局面被自己掌控,可结果却恰恰相反。
1947年,马歇尔乘坐专机离开了中国,而美国对蒋介石的援助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少,当时两党正打得火热,美国的行为直接给国民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国民党开始呈现颓势,而我党却越战越勇,先后经历了三大战役摧毁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国民党彻底丧失了战斗力。
1949年,国民党在内战中败北,蒋介石没办法只能败退台湾,内战失败后蒋介石依然不服气,他认为这一切都是马歇尔造成的,要不是马歇尔当初一直坚持两党和平,估计现在共产党已经被自己打败了。
蒋介石就这样成为了事后诸葛亮,他把所有的责任都怪到了马歇尔身上。
其实就算是回到那个时候,蒋介石也没有什么选择,再来一次的话他还是会听从马歇尔的建议。不过历史就是这样的,它的中间参杂了许多不确定性,种种事情加在了一起才导致最终这个结果。
国民党的失败归根结底还是怨他们自己,要知道国民党内部已经腐朽不堪,不得民心。而我党却得到了民众的支持,陈毅将军曾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从这点就能看出两党之间的区别。
所以虽然蒋介石有诸多怨言,但其实结局早就已经注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