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中医之门,易道方术与古中医密码。【1】现代中医的几个基础问题学中医,如果底层

奇玮说健康 2023-12-02 11:25:12

开启中医之门,易道方术与古中医密码。

【1】现代中医的几个基础问题

学中医,如果底层的基础逻辑没搞明白,就只能按照别人规定的步骤去做,好比只会用软件而不知道软件中蕴含的规则一样。学经方,不知道经方是怎么配伍出来的,就只能背诵经方的组成。比如桂枝汤组成为什么是那5味药、那些分量,可以加减换吗?

炙甘草为何只用二两,原因何在,用三两可以吗,可以用生甘草代替吗等?学伤寒条文,不明白条文背后的机理,就只能背诵条文。比如不明白为什么会发热、恶寒、便血等等,就只能背诵当发热、恶寒、便血分别该用什么药,但实际情况却千变万化,而背诵出来的只是其中一种或几种情况而已。

临床实战,不会真正的辨证论治,就只能背诵条文与经方的对应使用,就只能背诵经方的主治功效。但这一切,都不是真正的中医,和外围的西医一样,什么药治什么病,仅此而已!

【2】何谓古中医?何谓传统中医?

古中医为象数之学,有象有数,为古中医。传统中医为唯象医学,有象无数,为传统中医。象者,舌象、脉象、藏象、证候病象、药象等等。数者,阴阳五行、四时五行、五运六气、干支河洛等数术子学。象数者,科学之定量与定性。中医本为象数之学,自古有之。《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等皆为象数古卷。总览内难,阴阳五行、干支河洛、四时五行、五运六气,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如单单成体系的运气九篇就占整个《黄帝内经》灵素篇章的2/5强,还不算穿插其中的数术文字。骨度、脉度、气度、营卫度、脏腑度等等,皆为实证之数。如果去掉这些器数与气数,内难古卷就是一具行尸走肉,毫无神明,也就毫无意义,何以传世?

一者,唯数中医论。又有两种,一种唯西医数论,一种是唯气数论。唯西医数论者,既是所谓的中西医结合,或中医现代化研究这类的论调,其本质都是以西医之数分解中医之象,这也是中医现代化的基本论调和方法,看看现在几乎所有中医院校的硕士博士毕业论文以及期刊杂志的研究论文,你就会看到这一幕幕的张冠李戴、指鹿为马、不知所云、自话自说的学术闹剧。唯气数论者,不以病人望闻问切为基本出发点,不看病人运气禀赋,不看地理经纬,不看高下南北,只看干支虚实旺衰,只看太过不及,照本宣科,刻舟求剑,不懂变通,不会变通,只知常数,不知变数。陷入玄学之中,玄之又玄,掉入另一种机械论中。

凡事都有道、理、术、器四个层次,道者,本象,天象,自然之象;理者,基本规律,基本定局,基本定理;术者,具体治疗技术;器者,方药针灸等。遗憾的是,现代中医圈里有部分学者,也认识到了中医象数之理,但是他们只是将中医的象数之学当做一技之长,一术之长,只是在术的层面上来理解和认识,这就大大的局限了中医象数学的根本逻辑的发生学特性。正所谓,抛弃自家无尽藏,沿门托钵效贫儿。

象与数,一币两面,缺一不可。象数相生,象数相胜。《内经》指出:“天地万物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援物比类,化之冥冥”,“不引比类,是知不明”,也就是常说的“取象比类”。“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是古人的智慧结晶。张志聪称之为“用药法象”,这里的“象”即某药之所以有某种功能的根据。

中医之三阴三阳、五运六气、五行、五味、五声、五色、六节、八风,以及八卦、九宫、十二辟卦和六律、六吕、八音、八方等,实际都可与干支、节气、物候找到相通相偕之结合点,如御医黄元御“一气周流”的中气升降与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都取法于四时寒暑、二十四节令之大气运动与变化,所以对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的把握,可谓“易知简从”的切入方法。

【3】易道方术与古中医

易道方术,是指运用易学的原理和方法,来指导中医的诊断和治疗的技巧和技法。易学,是中华文明的根本,是一门关于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学问。易学的核心是阴阳、五行、八卦、六十四卦等象数体系,它们不仅能够解释自然界的现象,也能够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如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军事、教育、医学等。易学的精髓是变通,是根据时空条件的不同,灵活运用象数的原理,来适应和掌握变化的趋势和机遇。易学的目的是和谐,是通过调节阴阳五行的平衡,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古中医,是一门以易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理论,以八卦六十四卦为工具,以方药针灸为手段,以治病救人为目的的医学。古中医不是简单的背诵经方和条文,也不是机械的套用干支和运气,而是要深入理解中医的象数之道,要能够根据病人的体质、病情、环境、季节等因素,灵活地运用象数之术,来辨证论治,调整阴阳,和复五行,达到疏通气机,恢复健康的目的。

本文所涉及到各类中成药、药方、验方仅做中医知识分享,不作为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非中医专业人士请勿擅自试方,后果自负。

#药子陌美好生活健康频道[超话]##医案分享##健康生活##广州[超话]##日常[超话]##健康管理##医学科普##中医养生##健康##生活医学养生##健康养生##疾病预防##高血压##玉兰中医##治愈系##健康生活##抗衰老##张药勤生命健康管理##旨溶片溶血栓斑块##生活医学##生活医学养生##张药勤三高调理,慢性病调理##健康科普##生活医学##健康小知识##健康生活##健康##健康科普##中医养生##中医[超话]##科普大作战##涨姿势##冷知识##科普一下##中医经典医案分享##黄帝内经[超话]##增强抵抗力提高免疫力##关注身体健康##中医养生知识健康养生##日常[超话]##老中医健康养生##中医式生活##健康养生知识##中医药新知##中草药研学记##中医式生活##向国医经典致敬##我的防护手册##中医式生活##中医推拿学[超话]##中医让你糊涂地活着,西医让你明白地死##底层逻辑##中草药研学记#

0 阅读:49
奇玮说健康

奇玮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