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23岁的郁达夫来到“烟花之地”,对老鸨说:“给我找一个年纪大、相貌丑
槿论看社会
2023-11-24 12:47:02
1919年,23岁的郁达夫来到“烟花之地”,对老鸨说:“给我找一个年纪大、相貌丑、没人要的姑娘来。”没承想,这句话最终成就了他。
郁达夫这个在文学界小有名气的作家,平日里喜欢到一些烟花之地寻花问柳,寻找灵感。有一天,他跟几个文人好友闲聊时,谈到最近创作陷入瓶颈,无法顺利进行。一位故友笑言青楼之中往往藏龙卧虎,不妨去碰碰运气,说不定能激发些思路。
郁达夫起先不以为然,可后来想想也实在写不出什么东西,正好有人邀约,就跟着几位朋友来到镇上一家颇有名气的春柳院,想打发时间解闷。
众人在雅间歇息片刻,老鸨便过来奉茶,寒暄几句后便开始介绍院中佳丽。那几位朋友立刻挑选起几个姑娘,而郁达夫自己却提出一个奇特的要求:他要一个相貌普通、年事已高、身世多舛的女子。
老鸨听后微微一怔,随即鞠了一躬说客官请稍候。她走后,众人都笑郁达夫这个要求实在怪异。郁达夫也不辩解,只是静静等待。
不久,老鸨领着一个满脸烟熏灰的女子走进来,衣着朴实,神色憔悴。老鸨介绍这就是柴房海棠,年过四十,家道中落,前些年还在院中接客,后来年纪大了没人问津,现在在柴房帮工度日。郁达夫看了看,点点头同意了。
海棠似乎许久没有接待过客人,有些手足无措。郁达夫也不急,示意她慢慢来便是。海棠磕磕巴巴地招待,郁达夫反倒觉得这种生涩更添几分真实可爱。两人渐渐聊开了。
海棠始终憋着一口气不敢说话,郁达夫轻声细语劝解,海棠这才扶着额头哽咽出声,她说她本是书香门第人家的小姐,可父亲意外去世,家道中落后她被迫嫁人。
那婆家待她不错,可好景不长,三年前北方来了土匪,烧杀抢掠一空。海棠被掳走,在荒郊野岭过了几个月奴隶般的生活才逃出来,可回到家乡时一切都面目全非。
她流离失所,被人贩子拐卖到妓院,前几年勉强凑活,后来年纪大了,也就只能在柴房帮工度日。她说完,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来。
郁达夫听后深受触动,他安慰海棠生活总会好起来,又问她可愿意讲讲奴隶生活的种种遭遇。海棠点头,便细细道出那些际遇和所见所感。她口齿生涩,许多细节无法道明,但那种绝望与悲苦的情绪却历历在目。
郁达夫听后沉吟许久,深深为这惨痛故事所打动。他握着海棠的手再三保证,会以自己的笔记录下她的故事,让天下人知晓她的不幸。海棠听后泪如雨下,感激不尽。
两人聊到天明,郁达夫才依依告别。他立刻回家写下这一夜所听闻的种种,编撰出一个个动人心魄的章节。这些文字将海棠的不幸遭遇娓娓道来,语言朴实却真实,没有艺术的修饰却直击人心。
郁达夫后来又数次与海棠约会,深入了解她的身世和奴役生活的种种细节。他都记录下来,编织进自己的小说之中。
这部小说出版后立刻引起轰动,评论界都为之动容。有人痛斥人口贩卖的罪恶,有人声援生活在边缘的可怜人,亦有不少读者为海棠的命运落泪。这部作品一时间声名大噪,评论界都称郁达夫有望冲击大奖。
而海棠也因这部小说一跃成名,许多富商名流前来赏玩,使她重回春柳院的宠儿之列。她渐渐有了积蓄,也不再需要在柴房辛苦劳作。
虽然奴隶生活的阴影始终萦绕,但她也欣慰自己的悲惨遭遇能以文字流传,警示后人珍惜现在的生活。
如此看来,郁达夫与海棠的邂逅成就了双方,郁达夫的文学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而海棠也重拾了一段体面安逸的新生活。
0
阅读: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