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男子在一家银行存了330万元,一年后,男子取款时,柜员称账户余额为0,
顽强的空空
2023-11-20 20:55:15
浙江义乌,男子在一家银行存了330万元,一年后,男子取款时,柜员称账户余额为0,并告诉男子说,钱是其本人支取的。男子一头雾水,称自己没有取过钱,随后,银行柜员向男子出示了取款单,男子看后称,签名不是我写的!
(案例来源:广东卫视)
一年前,方德利在一家银行存入330万元,一年后,方德利拿着银行卡到银行取钱。
银行柜员接过银行卡,在电脑上查询了一下,对方德利说,账户余额为0。
方德利顿时惊呆了,说怎么可能呢?自己从来没取过钱呀?让柜员查询一下取款的时间。
很快,柜员查询到,存入330万元的当天,这笔钱就被转入到姓邱的个人账户中,还问方德利是否认识这个邱某。
方德利说自己根本不认识这个人,钱款怎么会转给他呢?一定是银行搞错了!
于是,在方德利的要求下,银行将这笔转账的原始凭证找了出来,并向方德利提供了一份复印件。
这回彻底把方德利搞蒙了,转账单上赫然写着330万元从自己的账户中转给一个姓邱的人,而且还有自己的签名。
但是经过仔细辨认,方德利坚称,单子上所有的汉字没有一个是自己的笔迹,就是说,就连自己的签名也是别人伪造的!
方德利百思不得其解,银行卡一直在自己手上,保存得好好的,而且取款密码从未跟陌生人说起过,银行卡里的钱咋就被转走了呢?
于是方德利对银行的柜员说,这笔转账业务不是自己本人操作的,应该是有人冒用自己的信息转的账,银行应该承担审核不严的责任。
柜员则说,绝不可能,如果没有本人的亲笔签名,银行的工作人员是绝不会这么操作的,如果怀疑是银行工作人员私自转走的,可以报警。
方德利只好来到属地派出所进行报案。经过笔迹鉴定,转账单上的签名并不是方德利本人所写,于是收款人邱某具有重大嫌疑。
随后,警察找到邱某,经讯问,邱某承认收到了从方德利的账户中转来的330万元,并供述了操作这笔转账的人是自己的一个在银行工作的朋友王强。
原来,生意人邱某因为流动资金不足,借了高利贷,本以为收回货款后就可以偿还掉本息,怎奈迟迟没有收到货款,加之高利贷的逾期利息极高,因此急需资金周转。
说来也巧,就在邱某一筹莫展时,突然接到王强的电话,邀请他晚上一起喝酒,于是很自然地,邱某便将自己的困难说给王强听,问他能否帮自己在银行贷一笔款进行周转?同时愿意给王强10%的好处费。
王强只是银行的柜员,并不负责信贷,但是面对10%的好处费,他动心了。
一天,正好方德利到王强工作的窗口办理存款业务,王强则趁机操作了转账业务,并谎称还需输入一次银行卡的密码,使得方德利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输入了密码,并最终导致自己账户中的330万元转入邱某的账户中。
事后,王强又偷偷地模仿方德利的笔体进行签名,并将纸质版的转账单存档。
1、王强利用工作之便,欺骗方德利输入密码,将钱款转入邱某账户中,构成诈骗罪。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银行正式员工王强,为了挣取贷款金额10%的好处费,以非法占用为目的,欺骗方德利输入银行卡密码,使得自己事先操作的、从方德利的账户内向邱某转账330万元的业务能够顺利完成,并造成方德利330万元的财产损失,因此王强构成诈骗罪。
因330万元达到了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因此王强应当判处10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如何评价邱某的行为呢?
《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而予以窝藏、转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邱某最初只是请求王强为其办理银行贷款,因此并不知情。
如果在钱款到账后,王强向其说明了钱款的来源,则邱某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应当判处3-7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如果案发前,王强同邱某说明了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获得钱款,则二人是共同犯罪,是共犯关系,则邱某也构成诈骗罪,应当判处10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银行具有监管不善的过错,应当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的工作人员追偿。
大额转账,银行应当安排专人进行审核,如果银行尽到了监管职责的话,单凭柜员王强的操作,难以将方德利账户内的330万元转账至邱某账户中,因此银行应当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当然,银行在向方德利赔偿损失后,可以对王强进行追偿。
(文中皆为化名)
对此您怎么看?
留言参与讨论。
0
阅读:8995
非洲天空下
唉,银行人员一旦心术不正,这让老百姓是防不胜防啊
天天打牙祭
银行是弱势群体
东河川人
银行内部竟然如此混乱
无名
银行领导竟然不知情。
请输入名字 回复 11-22 17:05
不知情不可能的,估摸着好处没少拿,后面又有人做靠山,动不了
用户10xxx85
所以说有钱要分散存,不然一次把你钱偷空了,让你打官司都麻烦。还不一定赢
用户11xxx69
不可能,银行会有错?
用户14xxx79
不管怎么样,事情出了,总算看到一个合情合理合法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