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跟趾,分享一些我的心得。
何谓跟趾:
激烈驾驶时,减速时需要同时降挡,确保出弯时挡位是最合适的。
那么从高挡位跳到低挡位时,变速箱内转速升高了,那么离合器输入和输出之间就会有转速差,转速差会引起闯动,严重时甚至会让车轮打滑失控。
所以降挡时,就需要同时把发动机转速拉起来。
踩刹车时同时用脚跟(脚掌宽的人还可以用外脚背)点油门,主动拉升发动机转速,补齐离合器输入输出端的转速差,这样离合结合的时候就会很平顺了。
跟趾分成两个流派,一个是“一到可以降挡的速度马上就做”,直觉上这样可以尽早用到低挡位,最大限度利用发动机制动。
节奏上就是:刹-哄—-哄—-哄-进弯。
第二个是“入弯前才噼里啪啦做跟趾”,保持发动机转速在低位。
节奏上就是:刹———哄-哄-哄-进弯。
你们觉得哪一个方法更好呢?
——当然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我只是从我自己的经验告诉大家,第二种方法,更不容易犯错。
原因是:
1在制动关键期前半段,有较长的时间集中精力在控制刹车力度上,刹车控制更精准;
2晚一点做跟趾,发动机转速更低,即使挂错挡,拉升的转速也要低一些,容错率高;
3补油需要填充的转速差更小:假设早跟趾要从5000到7000rpm,要补2000rpm;晚跟趾就相当于3500到4900rpm,只要补1400rpm,显然更不容易有顿挫;
4至于是不是挡位越低、转速越高,发动机反拖制动力越好,减速越高效,可以结合我上一条微博来看。
这招我是看赛车老前辈郭海生的行车数据学到的。他的降挡时机就非常晚,基本就是入弯前才做动作。
至于原因,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信不信由你啦[偷笑][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