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人大抵是不喜欢车的。
花巨资买车也不见得喜欢,有时候只是“面具”属性使然,也许是标签,也许是一层外骨骼,也许是实力的具象化。它的地位和手表皮带一个意思。
日行千里的职业司机也不见得喜欢,为口奔驰而已,车不过是装了四个轮子的“工具”。
真喜欢车的,会把车当成自己的伙伴,自己的soul mate,和它在一起会开心,不和它在一起会寂寞。
我们从小到大,都在被这样教育:要学习好,这是你将来的工具;要乖,这是家长的面具。你的玩具呢?
玩具?玩就是不务正业。玩具要给工具和面具让路的。
务正业的,自然不给玩具任何空间。哪怕玩具对一部份人来说就是正业。
大家何曾喜欢过自己的“面具”和“工具”?又怎能祈求把汽车看作面具和工具的别人,喜欢和理解自己的玩具?
先有游乐场,再有房子。房子嫌游乐场吵。可以理解。很多赛车场也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
我去过不少国外的赛车场,像国内这样赛道附近围一圈住宅区的,真不多。
纽北算一个。但纽北镇上都靠这赛道养活呢,属于硬币的两面,大家都觉得这就是这里生活的一部份,除了傻逼英国佬开宝马炸街。
如果一座城市把“赛车”作为城市名片,那么生于这个城市的人,对赛车的反感度一定是低的。
从来没有玩过玩具的人,也许无法理解别人玩玩具的快乐。
当然,玩车这种东西,不玩也不会损失什么。但玩着玩着突然不能玩,这损失可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