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第一个挖的是“殷墟”;1929年,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成立,第一个挖的是“周原”。
中央研究院的院长是蔡元培;北平研究院的院长是李煜瀛。
1928年10月,殷墟第一次挖掘由董作宾主持。但殷墟在此之前就已经由罗振玉确定了。第一个确定甲骨出土地点在安阳,安阳就是《史记》里“殷墟”的人是罗振玉。
1933年,北平研究院对关中西部进行考古调查。徐旭生那本著名的日记,就详细记录了在调查中的很多细节。
考古发掘“周原”之前,根本不知道有“周原”。徐旭生、苏秉琦都前往陕西进行调查发掘。调查了沣京遗址、犬邱遗址、雍遗址、陈宝祠遗址、米家崖遗址、阿房宫遗址。确定在斗鸡台进行挖掘,具体地点在戴家沟。苏秉琦通过整理出土文物,推测出在仰韶之后、龙山之前的陕豫之间有一种古文化,为后来寻找先周文化开辟通道。
徐旭生最厉害的不是“挖”,而在“找”。#沅汰博物馆#
1,北平研究院总办事处,在怀仁堂西四所。
2,史学研究所人员,前排从左到右:苏秉琦、徐旭生、顾颉刚。
3,1934年4月,斗鸡台戴家沟发掘。
4,斗鸡台戴家沟东乙坑第三号墓出土铜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