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500克、黄连120克……你敢么?人民日报说要放开中医手脚束缚![话筒]来源

怜晴说健康 2023-04-09 08:06:35

附子500克、黄连120克……你敢么?人民日报说要放开中医手脚束缚![话筒]

来源:哲医论坛 古人云: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这说明量的重要性。我不赞同医家传方不传量,学方用方不明量。由于古今度量衡不同的原因,以及历代医家的不同看法,造成用量上的思维混乱却是事实。

根据1985年版高等医药院校《方剂学》教材所附:“古方药量考证”认为东汉一两相当于现代的13.92g,以及柯雪帆等根据国家计量总局《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中的有关资料进行了核算,认为东汉一两相当于今之15.625g。

中医注重个性化,西医注重标准化;中医强调辨证论治,西医强调规范标准。两种思维各有所长,不能厚此薄彼,互相排斥。中医的发展,需要宽松的政策和法律环境。

莫用西医思维捆住中医的手脚

中医注重个性化,西医注重标准化;中医强调辨证论治,西医强调规范标准。两种思维各有所长,不能厚此薄彼,互相排斥。中医的发展,需要宽松的政策和法律环境

最近看到一则旧医案:一名男性患者心肌扩大,危在旦夕。名老中医李可连开三剂药:第一剂附子200克,第二剂400克,第三剂500克,病势开始趋缓,调理一周后出院。大剂量使用有毒的附子去救命,恐怕成为绝唱。如今,不少医生为求自保,担心因此惹麻烦吃官司。

疗效是中医能否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而制约疗效的恰恰是药量。古人云:“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对中药剂量的把控能力,是衡量一位医生临床水平的重要尺度。没有一定的量,也就没有一定的效。重剂起沉疴,方能挽狂澜于顷刻,扶临危于既倒。如果剂量过小,对于急危重症,则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国医大师邓铁涛用250克黄芪治疗重症肌无力,传为佳话;京城名医汪承柏用300克赤芍治疗重症淤胆,效果奇佳;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仝小林教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发现,每日30克黄连的常规剂量是“泥牛入海”,当用量加大到120克,则可迅速降低血糖改善症状。

中医讲,用药如用兵。但在临床上,中药用量并非像“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安全性是药物的第一要素。加大中药用量、提高临床疗效,决不能以增加安全性风险为代价,更不可随意加大剂量。剂量该大则大,该小则小,要用足剂量,由临床医生自行裁定。如果超过用量标准,实行双签字制度,医生除了在处方上签字,还要在相关药物旁边加盖姓名章,以确保用药安全。《药典》用量只是推荐用量,并非是最高限量。如何用到起效剂量,才是关键。中药的量效关系,成为中医药现代化亟待解决的问题。

然而,中药量效关系更加复杂。从成分来说,中药是复方的,不像化学药成分明确。从处方来说,用量涉及处方总剂量、单味药剂量、药物之间的配伍量等,牵一发而动全身。所幸的是,中药量效关系研究被列为国家973课题项目,融入现代科技手段。据效用量,不再是凭经验随意添加,而是有“情”可酌。量效关系走入“量化时代”,有望打开中医不传之秘的“黑匣子”。

近年来,中药频频被贴上“有毒”的标签,让不少人谈毒色变。医生使用“有毒中药”缩手缩脚,疗效自然大打折扣。中药的毒性不同于西药的毒性,此毒非彼“毒”。西药是成分入药,药物中含有毒性成分就会产生毒性反应。而中医处方中每种中药不是单兵作战,而是按“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协同作战,并非是某个单一成分起作用。特别是通过配伍和炮制等一系列方法,让毒性中药减毒增效。人们熟知的牛黄解毒片和安宫牛黄丸,都含有雄黄和朱砂,雄黄主要含有氧化砷,朱砂含有硫化汞,却是临床上非常有效的治疗药。

人们常说,是药三分毒,无毒不入药。中医历来推崇“以毒攻毒”理论。有毒中药往往具有独特疗效,其毒性成分就是其药效成分。对于一些特殊疾病来说,越是有毒的药,往往越有效。只要在医生指导下,按照安全剂量服用,就不会引发毒性反应。需要说明的是,吃药不可能一点风险都没有。无论中药还是西药,在所有上市批准的药品中,找不到一种百分之百安全的药。

中医药植根于数千年中国传统文化,其独特理论和确切疗效已被大量临床实践证实。中医注重个性化,西医注重标准化;中医强调辨证论治,西医强调规范标准。两种思维各有所长,不能厚此薄彼,互相排斥。中医的发展,需要宽松的政策和法律环境,莫用西医思维捆住中医的手脚。(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32 阅读:2169

评论列表

彩虹

彩虹

15
2023-04-09 16:49

中医确实很好,关键好医生不多,向李可这样有能力的医生太少了。

月下钟声 回复 04-10 07:43
中医有好的师傅带三四年才行,依靠看书学不到好东西。

陆初雪

陆初雪

11
2023-04-09 17:08

[静静吃瓜] 药量从来不是中医的不传之秘[哭笑不得] 只不过是你不懂中医罢了[狗头] 你只要学会中医,自然可以学会如何掌控药量[哭笑不得] 你若学不会掌控药量,只能说明你学艺不精,还不适合给人开药[狗头] 四方之人,饮食习惯各有不同,岂可指望一种药治百中人[哭笑不得] 所以才有一君二臣九佐辅。[狗头] 连这种最基本的医理只是都学不会,就更别指望学会掌控药量了[哭笑不得] 所以谁把药量传出来,就相当于让半吊子的庸医去害人[狗头] 医学没有捷径[哭笑不得]

王者归来

王者归来

6
2023-04-10 01:51

中医经过几干的流传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任何时候都沒应丟掉……

超越一切

超越一切

5
2023-04-10 00:36

炮附子要是用生附子早挂了,差十倍药效。

拜托有我血脉的儿孙全部轮回 回复 04-10 11:04
肯定还有遗失的爱[笑着哭]药引 中和

kongmuo

kongmuo

5
2023-04-10 12:42

中医药用其毒性也正是其药性,炮制更是让毒性大幅向药性偏移,中医药讲究纠偏全性。

用户10xxx45 回复 04-10 21:05
行家

悬崖边的小鱼儿

悬崖边的小鱼儿

4
2023-04-10 12:23

国家社会都要扶植中医才行,有时候看病,中医确实比西医便宜靠谱多了

拜托有我血脉的儿孙全部轮回

拜托有我血脉的儿孙全部轮回

4
2023-04-10 11:34

国粹不是分散就有遗失,500克大象都受不了,万物都有其用处,便秘的屎💩搞不好都是药引子呢[笑着哭]下重药不但要得体的药引,还要必要的物理延缓(针灸,气功炁导啊,药草旁边的伴生药等等必要措施)[笑着哭]就像吹牛皮一定要有板有眼,就容不得不信了[得瑟]

世界有你有我有他才会更精彩

世界有你有我有他才会更精彩

3
2023-04-11 02:05

以前的中成药里边有人参,现在都改成了黄芪或党参还有什么疗效可言,更可气的中药材大量使用化肥这还有什么药效。要振兴中医必须从人的素质和药的疗效入手,否则就句空话。

追逐者

追逐者

3
2023-04-10 18:07

量是变的啊

拜托有我血脉的儿孙全部轮回

拜托有我血脉的儿孙全部轮回

2
2023-04-10 11:38

熬药的火候,和喝药的择时,病人的实际体能,这些都应该有关联。小说内容仅供吹牛皮[笑着哭]

白开水

白开水

1
2023-04-10 18:15

本文反复看了五遍给“医生”与“患者及家属”一个启示:(1)医生认真提高医术、医生之间要团结、在执业医师本职内说话诊病!(2)患者及家属对于疾病要认真对待、不要轻信待慢为疾病争取最佳时机!(3)疾病千变万化,好人“心梗、脑梗、卒死”随时发生、病人转症变症再所难免、医患不能松懈……

用户10xxx45

用户10xxx45

2023-04-10 21:04

西医制定的中药典放在那!中医可以有作为吗?现在的中医就是玩个样子,等死吧!

怜晴说健康

怜晴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