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医话:“蒲黄”妙用治疑难杂症[赞啊]
一、眼底出血
王某,76岁,男性。
病史:平时除有糜烂性胃炎外,无其他大病,近期自觉眼睛老花,玻璃体浑浊,视力下降;一日在医院陪护老伴时,顺便到眼科检查了一下眼睛,结果被告知眼底静脉炎引起的玻璃体积血很严重,要立即手术;
病人和我较熟悉,打电话咨询我怎么办?需不需要住院。我说不需要,中医就可以治疗。
刻诊:身高1.75米左右,稍瘦,面略暗,视力昏花不清,耳稍聋,性情急躁,舌微红,苔白,脉弦硬,饮食二便尚可,精神还好。
我告之系动脉硬化引起的眼底出血,中医为肝肾阴虚,肝火上亢引起的。
处方:
菊花10g、 密蒙花6g、枸杞子15g、生蒲黄30g。
7剂,开水泡茶喝。
1周后复诊,眼睛视力好多了,也清凉多了,过去眼睛涩病也好多了。
又续服7剂,到医院做眼底检查,已无积血,玻璃体仍浑浊,系老年退行性眼疾。至此,嘱常饮枸杞蒲黄茶,善后。
古道瘦马按:
此案病人眼底出血重症,之所以敢承约用中医治疗,乃我多年治疗效果卓著,其中关键用药在于蒲黄一味。
我早年三十多岁时,曾因眼底静脉炎引起出血,用西药蝮蛇抗栓酶静脉注射1周,效果不明显,后参考有关文献,用失笑散1周治愈。
后因服用不方便,将此方精简为一味蒲黄当茶常饮,活血、降脂、软化血管三位一体,效果非常好。
在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引起的眼底出血症中,常重用此药组方治疗,一般眼底出血均在半个月内吸收痊愈,故介绍给大家。
二、口舌干裂
张某,女,62岁。口干渴,舌裂纹,偶有出血疼痛。在某中医院专家处诊治半年,无效,求诊我处。
刻诊:人略黑,偏瘦,自述口干渴,饮食一般,大便略干,舌微红嫩;舌上裂纹多条,个别有渗血,疼痛,眼略干涩,眠差,脉右沉弱无力,左弦细略滑。
辨证:胃阴虚馁,气阴不足,津不上承。
处方:益胃汤合生脉饮加减。
西洋参15g 白扁豆15g 怀山药30g 玉竹18g 茯神10g 枸杞30g 五味子15g 苍术10g 生蒲黄30g 麦冬30g 百合25g 生甘草25g 大枣6个(切)。
3剂,水煎服, 日3次。
3天后复诊,口干好转,舌裂纹基本愈合,大便不干,睡眠如转有改善。效不更方,续服5剂,诸证消失,久治不愈之口干舌裂痊愈。
古道瘦马按:
此病辨证不难,结合脉证断为胃气阴两虚,一般都会想到甘寒育阴,用沙参益胃汤之类润之,于法不错。
但我诊之右脉沉弱不细应为胃气虚,舌红津涸为阴虚,除了用益胃汤育阴外,还应健脾,扁豆、山药、苍术、甘草、大枣,尤为关健的是用苍术一药,在阴不足的情况,能不能,敢不敢用,确实考验人。
我过去治此证,从不用辛燥之苍术,往往久治不效;后学习四川老医治血分湿温病,舌红无苔加苍术,一剂津回,真乃惊讶。将其移治杂病亦收速效。由此可见,理论是一说,关健还要靠实践证明。苍术具有健脾生津之效,不虚传也。
另一用药蒲黄,活血止血,乃我治疗口腔疾病常用专药,其它案中有解释,故不在赘言。
三、口腔溃疡
董某,女,60岁。有慢性肾病,找我专看舌及口腔溃疡。
说是在一个老中医那里看肾病,吃了1个多月的药,吃的满嘴都是血疱和溃疡。其伸出舌头一看,吓我一跳,这么多年我还没有见过这样骇人的舌头,满舌头的大小血疱和瘀斑,有十几个,口腔两侧也有大小不等的溃疡。
吃稍硬点食物就起个疱,现吃不成饭、喝不了水,痛苦之极。说老中医也没有什么办法了,只好来找你了, 因前年在你这里吃过几剂药,还不错。
刻诊:大便略干,小便稍黄,腰痛,脉象弦细数,一派火热之毒;
想必是前医用热药过多,造成血热脉溢。
处方:犀角地黄汤合潜阳丹加蒲黄,散血凉血,引血下行。
水牛角100g (先煎)、 赤芍12g、 牡丹皮12g、 生地黄50g、 制附子6g、砂仁3g、制龟甲15g、 生蒲黄30g (包)。
5剂,水煎服。每日服3~5次。
1周后复诊,血疱已平成瘀斑。效不更方,前方水牛角减为60g, 加炒杜仲30g,续服7剂。
三诊,口腔溃疡已愈,舌上瘀斑消退2/3, 已能吃饭喝水。继续7剂,瘀斑消净,舌复常态。
古道瘦马按:
此案点晴之处在于用了关键之药生蒲黄。
也许有人问,你怎么能想到用这味药?不瞒大家说,这得益于我平时爱看医话医案有关,多了就记住了,需要时就会从脑海里蹦出来。所以我经常跟学生说要多看医话医案,好处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