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白芍降至15克,病情反弹,乃放手提到40克,症状消失[赞]
导读:白芍可柔肝止痛,如芍药甘草汤。但若只强调白芍镇痛,抹掉其柔肝降火、养阴凉血的功效,则以偏概全。且寒性疼痛,白芍不适宜,盲目投之,影响阴转阳化。
白芍临床勿拘泥“痛”字
作者/张志远
张志远(1920年7月—2017年11月7日),男,汉族,1920年7月生,山东德州人,无党派人士,1944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山东名老中医,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
主要代表作有《张志远临证七十年医话录》《医林人物评传》《张志远医论探骊》等。并穷四十年之心血著成《中医源流与著名人物考》。
古方由于当时药物发现较少,受到限制,往往一药多治。像《伤寒论》《金匮要略》治身痛、腹痛、缓解痉挛,常投白芍,无论寒、热所致,善加该药,如真武汤、芍药甘草汤、当归芍药散。均能发挥“安息香酸”的作用,在二书中得到体现,外界抓住这一特点,强调白芍主攻方向属于镇痛。
脱离实践,将它的柔肝降火、养阴凉血一笔抹掉,是以偏概全;所含成分代替临床辨证,不禁令人大笑。
四逆散、逍遥丸之用白芍,就为非专门止痛例子。既然突出定痛,桂枝汤、黄连阿胶汤、土瓜根散、甘遂半夏汤也有白芍,将怎样解释?中医疗效应以实际运用为依归,“成分医疗”只可参考,不是依据。
1956年吾在山东省中医院遇一妇女,患更年期综合征,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烦躁、焦虑、失眠、坐卧不安,脉象弦数,大便二日一行,表现轻度精神分裂,天津医院印象脏躁、神经官能症。
老朽开了四逆散,以白芍挂帅,枳壳、柴胡居次,加入香附、山栀子、郁金、小量大黄,减去甘草,含白芍30克、柴胡15克、枳壳15克、香附10克、山栀子15克、郁金15克、大黄6克,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饮下。
连服十天,病情逐渐稳定;把白芍降至15克,又显示反弹,乃放手提到40克,共18帖,症状消失,基本治愈。从头至尾,白芍的应用,没有涉及“痛”字。
南方友人介绍经验,寒邪疼痛,且勿滥用,尽管有桂枝加芍药汤例,不足为法;与炮附子、吴茱萸相伴,才可组方;盲目投之,加重病情,影响阴转阳化,延长疗程。张锡纯先生喜开本品滋肠利尿,师之者少。
不如归去
辨证,用药,组方都很重要。不辨证无从着手,不知药无所适从,不解方义则如刻舟求剑。要想治病,缺一不可。原来的医家传承,学徒都是从抓药煎药开始,然后抄方,然后试着临证组方交给老师点评。现在很多学医,不注重学药,不注重方义,学点医理记住几个方就开始给人看病,实在是……
一念 回复 04-02 05:25
因为现代科技无法解读中医,只能用古人的方法,一个药方好几味药,一味药含有几千上万种元素,然后组合产生变化,现代医学无法解读的。
甘少总 回复 03-29 20:55
你行医吗?你不知道即使签了字,你超量了也是你的罪,而且病人用药以后任何的不适感都会推到你的方子上。至于中药量,麻烦看看伤寒和金匮的原文,见识一下古人的用量,在看看药典的规定。说的难听点,按经典用药的张仲景活到现在十之八九已经牢底坐穿了。
用户67xxx04
量才是中医的不传之秘
Cywcyw 回复 03-06 17:03
用量要视患者的年纪、体质和脉力的强弱而定,不是不传之秘,而是传不了,要靠中医者平时的总结感悟。
王勇 回复 Cywcyw 03-06 20:50
对,但是这些不是医理基础吗?也是辨证论治的基本方面吧?
超级靠谱的猫先森
要是患者都按书本生病,我绝对遵守药典,我绝对按书上开方子。[笑着哭]医保没钱就卡药位数,就卡钱,特么的
专治假中医 回复 03-10 19:03
医保卡上有钱或者患者自费就可以开108味药,2.4公斤的药材?还有大咖开动不动黄芪8两,党参10两,每次百副。
骂不醒的现代医学
补了一辈子钙,不如喝三天芍药甘草汤
这名字可以吗 回复 03-16 10:21
加附子效果更好
朱王
现在很多假药了
朱王 回复 03-08 16:46
野生的就不敢想了,真的就好,假的就完全害人呢
鹤发童颜 回复 06-13 22:15
柴胡不是用根吗?
忘道
一个简单的事情,说的这么复杂
一点红
现在不是假药就是人工种植,野生的少[笑着哭]
用户18xxx78
放到现在,估计也不灵,药吃得大乱,又不是一开始一直吃中药,病人把你的中药当辅佐,管你什么某一味药的剂量大小。就好比打仗,你追求精准一发命中,人家闭着眼睛给你一梭子。还有药的产地、炮制等多种因素制约,说啥都是没用的。
用户10xxx58
所以有炒白芍和生白芍之分。现状是很多临床开方不注明炒的还是生的
仙人掌
现在对中医药的管理模式限制了中医药的发展,医生们如履薄冰,但求无过,淡何创新?
用户13xxx03
[赞][赞]
yuyongwei2001
这个老片子
克如意
中医就好在要辩证,也坏在要辩证,所以不能流传,与流行,因为都需人的枝术而不好用,不能‘逞序化是中医最失败的传逞
醉生梦死他爹
探讨白芍如何柔肝的,才是本质
用户16xxx81
良医父母心
用户17xxx56
不会切脉就不能称是好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