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判了!”19岁河南小伙到上海,下高铁打车付款时不小心付给司机1010元。小伙发

“判了!”19岁河南小伙到上海,下高铁打车付款时不小心付给司机1010元。小伙发现后,请求司机把钱退还。可司机迟迟没有回应,小伙又多次尝试联系,未果后,喝下农药自杀,好端端的一个人说没就没了,小伙的家人难以释怀,认为如果司机及时将钱退还给小伙,也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希望司机退钱、道歉!如今,法院这样判了!   11月10日,法院的判决书送抵手中,司机王某返还900元不当得利,不承担刑事责任”的结论,让这个为寻弟奔波半月的男人蹲在地上,闷声抽了半包烟。   钱没见到,道歉更是没影,我弟的命就值一句‘法律无责’?在上海浦东的这间出租屋里,小郭的行李箱还保持着初到时的模样。   行李箱里面整齐叠放着三件衬衫,最下面压着一本半旧的笔记本,第一页写着“2025年目标:挣3万块给爸治病”。   这个刚满19岁的河南少年,从未想过自己的人生会在抵达上海的第八天,停在苏州穹窿山的一片树荫下。   4月9日晚,当郭伟跟着民警找到小郭时,少年蜷缩在落叶堆里,身旁空农药瓶的标签已被露水浸湿。   手机恢复的数据里,没有激烈的遗言,只有3月29日到4月5日期间,发给司机王某的17条未读微信,最新一条是4月5日深夜发的,叔,我妈还等着我寄钱回家,求你退我钱吧。   时间拉回3月29日下午,虹桥高铁站的人流里,小郭攥着手机反复确认地址。   父亲卧病在床多年,母亲踩着凌晨的露水打零工,他揣着攒了半年的800块生活费来上海,想投奔堂弟找份流水线工作。   拦停王某的运营车时,他特意跟司机确认“到宝佳苑100块”,可扫码时指尖发颤,本该输“100”的金额栏,多敲了一个“1”和一个“0”。   1010元的支付成功提示弹出时,王某的车已经汇入车流,小郭追出两步,看着车尾的车牌号在视线里变小,手心的手机烫得像块烙铁。   他当天20点33分发出第一条退款消息,盯着屏幕等了一小时,对话框始终停留在“已送达”。   接下来的两天,他每隔一小时就发一条消息,电话打了13次,3次接通后被秒挂,剩下的全是忙音。   三天后,堂弟陪着小郭走进派出所,民警调监控找到王某的联系方式,拨通后对方只说“没多收钱”就挂了电话。   民警无奈地告诉他们,这是民事纠纷,只能协商,没法强制退款,走出派出所时,小郭踢着路边的碎石子,突然问堂弟,我是不是特没用?连这点钱都搞不定。   那天起,他把堂弟帮他找的面试全推了,白天蜷在出租屋角落发呆,晚上抱着手机坐在窗边,直到天快亮才眯一会儿。   4月3日清晨,堂弟起床时发现小郭的床铺叠得方方正正,枕头下压着一张纸条,哥,我去苏州散散心,别找我。   郭伟接到电话时正在老家给父亲喂药,挂了电话就往高铁站冲,鞋都跑掉了一只。   接下来的六天,他和家人沿着监控轨迹在苏州找了遍,从高铁站到公园,从河边到山脚,喊着小郭的名字,嗓子哑得说不出话。   7月16日的庭审现场,王某没来,代理律师说小郭是“主动转账套现”,王某扣了110元车费后,当面给了900元现金。   可法官问有没有监控、转账备注或证人时,律师一句“没有”让法庭陷入沉默。   11月10日判决下来,法院认定王某拿不出证据,判他返还900元,但“现有证据无法证明其行为与自杀有直接因果关系”,驳回了道歉和追责的诉求。   郭伟后来打通王某的电话,刚提“道歉”两个字,就被对方怼了回来,钱我给法院了,你弟自杀跟我没关系,少讹人。   电话挂掉的瞬间,郭伟看着手机里小郭的合照,突然蹲在法院门口哭了。   他总想起小郭发的最后一条朋友圈,是3月29日拍的高铁站夜景,配文“上海真大,我要好好干”。   如果那天王某能回一条消息,如果小郭知道可以找消协或者运管部门求助,如果有人能在他绝望时多说一句话,这个少年或许还在流水线上班,晚上跟家人视频报平安。   法律厘清了900元的归属,却没弥合人心的伤口,王某至今没露面,那900元还在法院账户里。   但比钱更重要的,是陌生人之间最基本的善意,一句回应,一次耐心,对我们来说可能只是举手之劳,对身处绝境的人来说,却是跨过难关的光。   希望那个19岁少年的遗憾,能让更多人记住:别让沉默变成伤人的刀,多一点同理心,就少一场无法挽回的悲剧。这才是对生命最好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