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醒!中日若开战,可千万别盲目自信!高志凯的提醒,每个中国人都该听。 这话可能戳得人不舒服。毕竟现在的中国,GDP 是日本的三倍多,航母编队在西太平洋想来就来,东风导弹能精准覆盖远海目标,五代机编队规模稳居世界前列。乍一看,硬实力确实碾压,好像真没什么可担心的。 但高志凯的提醒,根本不是质疑中国的国力。他是想撕开一个残酷真相:战争从不是 GDP 数字的比拼,而是藏在暗处的准备、跨阵营的联动,还有全方位的体系较量。 我们真正该怕的,不是日本摆出来的军舰战机,而是它几十年磨一剑的 “隐藏杀招”,还有背后那张越织越密的围堵网。 让人意外的是,日本悄悄憋出了上千枚远程导弹,不是 200 公里的小打小闹,而是直奔 900 到 1000 公里的远程打击。 这就是改进型 12 式反舰导弹,看似沿用老名字,实则是全新的进攻武器。它能打军舰,换个导引头就能炸港口、轰机场,还搞了隐身设计,雷达很难发现。 吓人的是量产规模 — 从 2025 年开始,日本要陆续列装超过 1000 枚。这些导弹不是堆在仓库里,而是要部署在西南诸岛的山洞里、军舰上,甚至潜艇里。 搭载它的 “大鲸” 级潜艇,静音效果极强,藏在海里根本难察觉,妥妥的 “偷袭利器”。1000 枚导弹形成的火力网,足以封锁关键海峡,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光有导弹还不够,日本更会拉着盟友抱团。2025 年 10 月,日本搞了场 5.8 万人的统合演习,美军、澳军直接下场参与,连民用机场、港口都拿来当军事设施用。 更早之前的 “坚毅之龙” 军演,美日联军把九州、冲绳、硫磺岛都变成了练兵场,目标直指东海和台海。 这还只是双边联动,日本早已深度绑定西方阵营。它连续四年参加北约 “锁盾” 网络演习,2025 年更是和澳大利亚组队,跟着 40 个国家一起练怎么防网络攻击、怎么协同反击。 而美日印澳 “四方安全对话” 虽然有摩擦,但在针对中国的海上安全合作上,从来没含糊过,甚至搞起了关键矿产垄断,断供应链的心思昭然若揭。 现在的日本,早已不是只练 “防守” 的自卫队。它的作战领域早就延伸到了网络、太空这些新战场。3000 人的网络自卫队每年砸 2000 亿日元,专门练怎么攻击对手的核电站、军工系统。 2025 年的统合演习,直接把网络战、太空战、电磁波对抗当成核心科目,还测试了新成立的统合作战司令部,就是要练 “全域作战” 的本事。 更值得警惕的是,美国正在把东海、台海、南海绑在一起搞 “三海联动”。日本在中间扮演着 “急先锋” 的角色,一边用导弹封锁东海,一边跟着美国在南海给菲律宾站台,还想把台湾问题扯进自己的 “防卫范围”。 一旦冲突爆发,很可能不是中日一对一较量,而是我们要同时面对多个方向的牵制。 历史的教训咱们可不能忘。甲午战争前,北洋水师的舰艇吨位比日本还强,结果因为盲目自信、准备不足,落得全军覆没的下场。现在日本的套路,和当年很像 — 表面上温文尔雅,背地里偷偷攒实力、搞情报、拉盟友。 它驻华的武官数量稳居各国前列,民间机构的 “学术交流”“地质勘探”,很多都是在摸我们的底。连湄公河沿岸的水文监测站,收集的数据最终都能给导弹制导、潜艇航行提供支持。这种无孔不入的准备,比明面上的军舰更可怕。 高志凯的提醒,从来不是长他人志气。而是告诉我们:真正的强大,不是喊 “打遍天下无敌手” 的口号,而是看清对手的底牌后,依然能从容应对。我们不能再抱着 “GDP 碾压就稳赢” 的幻想,更不能忽视日本和背后阵营的联动威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