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白宫对外宣布 11月13日,白宫经济顾问哈塞特对外宣布,因为之前联邦政府停摆而推迟发布的美国10月就业报告,将无法包含失业率这一关键数字。这意味着公众和投资者只能看到一半的报告内容。完整的9月份就业报告可能要到下周才能公布(财联社)。这个消息证实了长达一个多月的政府停摆,确实对国家的经济数据统计造成了实实在在的伤害。 这场停摆可不是小打小闹,足足持续43天,创下美国史上最长纪录。国会预算办公室测算,6周停摆将让第四季度GDP增速降1.5-2个百分点,造成70-150亿美元损失,其中140亿美元不可逆,数据断裂只是冰山一角。 非农报告本是全球经济的“风向标”,失业率更是核心中的核心。美联储12月议息会要靠它定利率,跨国资本做决策也离不开,现在直接陷入“数据盲区”。 更离谱的是白宫后续表态,10月CPI和就业报告可能“永远消失”。过去22次停摆从未有过这情况,美国天天喊的“数据透明”,此刻显得格外讽刺。 前劳工统计局局长说得直白,CPI需要每月三次实地采样,停摆导致两次中断,家庭就业调查也难追溯,这些数据根本补不回来。 没有官方数据撑腰,投资者只能靠ADP等私营报告猜方向。美国经济约七成靠消费拉动,就业数据失真,等于给市场埋了颗雷。 两党围绕预算的博弈还在持续,却忘了民众的感受。2025年8月失业率从4.2%升至4.3%,创2021年10月后新高,10月真实情况成了普通人的心病。 更让人不安的是,美国曾下修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间91.1万就业岗位,创下2020年12月以来最大幅度。如今数据缺失,经济衰退信号可能被掩盖。 这场停摆不仅砸了经济统计的牌子,更暴露了治理漏洞。统计机构本就面临预算削减、人员不足,停摆更是雪上加霜,这样的经济体再喊“稳健复苏”也没人信。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白宫裁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