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美国决定要对金正恩动手,还提到了中国。 美国国务院官员(美国时间11月3日,周一

美国决定要对金正恩动手,还提到了中国。 美国国务院官员(美国时间11月3日,周一)表示,计划未来数日要求联合国安理会辖下一个委员会,制裁7艘怀疑违反联合国制裁的朝鲜船只。   它的任务不是达成目标,而是搅动池水,让各方深藏的立场、变化的底气和战略的错位,统统在泛起的涟漪中现出原形。   这枚探针所探测到的,恰恰是东北亚地缘政治棋盘上那个冰冷而坚硬的“新常态”。   特朗普进入第二任期后,对朝姿态可以说相当主动,甚至带着点个人热情。他多次公开喊话,表达想和金正恩见面的意愿,甚至放出风声,说愿意为此推迟自己的亚洲行程。   这份热情,直接撞上了一堵冰墙。平壤方面毫无官方回应。这种尴尬的沉默,显然耗尽了华盛顿的耐心。于是,熟悉的剧本再次上演:示好不成,便转为强硬施压。   这份制裁提案应运而生,指控很具体:7艘船只涉嫌向中国非法出口煤炭和铁矿石,违反了联合国决议。   据估算,这笔生意每年能为朝鲜带去两到四亿美元的收入,而这些钱被认为直接流入了核武器与弹道导弹项目。   这算是特朗普二期首次在联合国层面推动对朝制裁,意图很明显,就是要重启“极限施压”的老套路。可问题是,这套旧脚本遭遇了平壤的新底气。   朝鲜的回音早已明确无误。就在今年7月,金正恩的妹妹金与正就已把话说死:朝鲜的拥核国地位是“不可逆转”的现实,美方的会晤想法不过是“一厢情愿”。   金正恩本人划下的红线,更是六年未变:美国必须首先放弃对朝“敌视政策”。想用解除制裁来换“无核化”?门儿都没有,这是“绝不会”发生的。自2019年10月在瑞典的工作级别会议谈崩后,这条路就堵死了。   平壤的底气来自内外两方面,对内,官方大力推行“自力更生”的理念,并在2019年修宪明确了金正恩的国家元首地位,内部凝聚力今非昔比。   更关键的是外部环境。朝鲜不再是那个孤立无援的国家。通过选择支持俄罗斯,平壤换来了急需的粮食和能源,一个不再完全依赖于美国的“新生态体系”已然形成。   最有力的信号,莫过于外相崔善姬在美国防长赫格塞思访韩同期,高调出访俄罗斯。   这简直是贴着脸告诉美国:我的外交优先方向已经调整,别再指望我会在你的压力下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