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河北夫妻太聪明了!二人驱车从河北前往内蒙古捡农户不要的菜,一天就捡了500斤,各种蔬菜都有如土豆、白菜、洋葱、甘蓝等琳琅满目,摆满储藏室,一冬都不用买菜了。 这对夫妻是河北燕郊人,近期自驾游时,特意从河北燕郊前往内蒙古多伦,没想到收获满满,捡拾了满满一车农户不要的菜,凯旋而归。 二人在地里捡得可开心了,用刀割,用手刨,白菜、土豆、洋葱等菜品,都还很新鲜,个头也还不小,如果真烂在地里,确实太可惜了。 有网友说,确实是不要的,我去年秋天经过一片西瓜地看到很多人捡不要的西瓜,我也捡了几个,还都很好,走时一个老头追着我的车非让我再捡向个,太热情了。 我认为河北夫妻二人这一行为,一举数得: 一是整个冬天都不用买菜了,节省了一大笔菜钱,这是精打细算的生活智慧。现在物价不低,家庭经济开支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这样一来便打开了节约生活成本的新思路。 二是节省了过路费,生鲜蔬菜可走免费绿通。如果车辆又是电车,那油费也省一了。夫妻二人自驾游过程中,既欣赏了沿途的美景,又满载一车蔬菜回家,何乐而不为? 三是还体验到捡菜与劳动的乐趣。农村人是很难体会到城里人捡菜与劳动的乐趣的,农村人对收获与劳动习以为常,但城里人很少经历啊。 而捡菜行为,让二人亲近了大自然,感受了土地的馈赠。这种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对长期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来说,是一种难得的体验,既缓解了压力,又增强对生活的热爱。 四是帮农户清理了不要的菜品。由于机械化耕种,很多品相不好或个头小的蔬菜会被农户遗弃,造成资源浪费,而如果捡拾这些蔬菜让它们再利用,也减少了食物浪费。 五是为当地旅游带来生机。前段就有不少人捡菜,如今当地文旅推出捡土豆专线,将这一行为规范并作为可推广的文旅产品,吸引了更多游客,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 当然也要注意,我们在得到农户同意下捡菜时,也要避免误采农户未收割或仍有价值的蔬菜,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心动不如行动,你去内蒙古捡土豆吗? (来源:大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