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亚马逊向全球中国卖家发出通知,要求10月31日前向中国税务机关报送三季度完整交易

亚马逊向全球中国卖家发出通知,要求10月31日前向中国税务机关报送三季度完整交易数据。不管你是在美国站卖T恤,还是在欧洲站做家居,身份证号、卖了多少单、赚了多少钱、给亚马逊交了多少佣金,都得老老实实列清楚,想藏着掖着根本没门儿! 这事得从根上说起,国家早就发现跨境电商里藏着不少税收漏洞,很多卖家把卖货的钱直接打进个人银行卡,既不报收入也不交税,成了没人管的“税收黑洞”,2024年跨境电商出口都到2.15万亿元了,这么大的盘子肯定得管起来。 今年6月国家税务总局就发了15号公告,明确说了不管是国内的电商平台,还是亚马逊这种境外平台在境内的运营主体,只要是做网络商品销售的,都得把平台里经营者的涉税信息报给税务机关。 这份公告可不是随便画画线的文件,它把报送范围列得明明白白,小到卖T恤的个人卖家身份证号,大到企业店铺的季度收入总额、退款金额,连给平台交了多少佣金都得记清楚,一点含糊的余地都没有。 其实早在公告发布前三天,国务院就已经通过了《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给这波监管定了总基调,说白了就是告诉所有平台:别想着当甩手掌柜,卖家的账本得你们帮着盯。 亚马逊这次10月13号发通知,要求10月31日前报三季度数据,看着像是突然发难,其实就是在跟政策对表,毕竟国务院810号令里写得很清楚,境外平台在境内有运营主体的,就得由境内企业负责报送,要是不报或者瞒报,轻了罚2万到10万,重了能罚50万还得停业整顿,亚马逊再大的盘子也犯不上跟罚款过不去。 而且,不光是亚马逊,京东这些国内平台也早发了通知,同样是10月31日前报三季度数据,连数据口径都给卖家列得清清楚楚,比如收入总额要算上国补,退款得扣掉平台承担的补贴,可见这事儿是全行业的“硬任务”,没人能例外。 以前那些想钻空子的卖家可得掂量掂量了,别以为货卖去美国站、欧洲站,钱进了境外账户或者个人银行卡就查不到,现在亚马逊要报的可不只是订单数,而是收入净额——也就是卖了多少钱减去退了多少钱的实打实流水,再加上平台扣的佣金,这些数据一汇总,税务机关那边一比对,到底赚了多少一目了然。 更狠的是,10月1号起代理出口也开始实名申报了,要是代理方没如实报委托方的信息,就得按全额货值交25%的企业所得税,还有每日万分之五的滞纳金,这等于是把跨境交易的每一环都装上了“监控”,想藏收入比登天还难。 可能有人会说,平台会不会把数据报错?但政策早想到了这一点,要求平台得核验信息真实性,不过要是卖家自己提供假信息,责任还是在卖家身上,平台只要尽到义务就不用担责。 这招挺妙,既把压力给到了掌握交易数据的平台,又没让平台替卖家的过错背锅,算是把责任划分得明明白白,而且税务机关还能跟工信、市场监管这些部门共享信息,以前可能各管一摊,现在数据打通了,卖家想在哪个环节做手脚都难。 说到底,这事儿根本不是亚马逊跟卖家过不去,而是国家要给2.15万亿元的跨境电商市场“立规矩”,以前野蛮生长的时候,总有卖家靠逃税搞价格战,合规的卖家反而吃亏,现在把税收黑洞堵上,其实是给正经做生意的人创造公平环境,那些觉得“查不到我”的侥幸心理可以收一收了,从6月政策出台到10月首次报送,给了小半年的准备时间,再想蒙混过关,等着的就是罚款和信用污点。 长远来看,这绝对是好事!跨境电商本来就是外贸的重要增长点,要是一直放任税收漏洞,不仅国家少了收入,行业也容易陷入劣币驱逐良币的怪圈,现在用数据监管把合规的架子搭起来,虽然短期可能让一些习惯了“藏着掖着”的卖家有点不适应,但能让整个行业走得更稳。 毕竟,做生意讲究的是长久,靠逃税赚的快钱终究不踏实,与其担惊受怕躲监管,不如老老实实报税,把心思放在选品和运营上,这才是能长久赚钱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