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半导体荷兰公司发函全球客户, 警告不得采购来自东莞的产品, 理由是无法保证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 2025年10月,荷兰的安世半导体给客户发了封信,说别买东莞工厂做的芯片封装,理由是怕技术标准不对,怕知识产权出问题,可这工厂从2018年就开始干,七年了没出过岔子,还占了全球七成以上的封测活儿。 这说辞实在站不住脚。东莞厂从2018年运营至今,七年里芯片封装完都要送回荷兰总部检测,从没出过标准问题,博世、英飞凌这些大厂早就认可了它的技术。更蹊跷的是,同属安世的马来西亚、菲律宾工厂完全没受影响,唯独针对东莞厂下手,明眼人都能看出不对劲。 背后的门道其实很清楚。九月底荷兰政府刚冻结了安世的资产和知识产权,还安插了有决策权的外籍董事,等于接管了公司运营。这时候拿“技术问题”说事,本质是跟着欧美“去中国化”的步子走,想用政治操弄代替商业规则。 可他们显然打错了算盘。全球六成以上芯片要运到中国封测,九成以上得在亚洲完成这道工序,这是多年形成的产业格局。东莞厂8万平方米的规模,加上高效、稳定又低成本的优势,根本找不到替代者。客户换产地要花半年到一年重新认证,汽车厂很可能直接停线,最后乱的是安世自己的供应链。 更讽刺的是,美国花30亿美元扶持本土封测产业都没起色,因为熟练技工、配套产业这些硬基础补不上。安世自己也清楚,2023年还把七成五的产能放在东莞,如今突然翻脸,只会让客户质疑其可靠性。 这场闹剧反而给中国封测产业提了醒。当安世主动推开客户,正好给了本土厂商直接对接全球需求的机会。先进封装领域中美本就在同一起跑线,少了中间环节的掣肘,中国厂商反而能更快建立信任。 安世的操作看似打压,实则在加速产业链重构。你们觉得,这场博弈会让中国封测产业迎来新机会吗?那些依赖东莞产能的国际客户,最终会站在哪一边?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