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欧美突然宣布了! 10月13日,财联社报道,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娅·卡拉斯宣布,欧盟将再向乌克兰提供1亿欧元援助。 乍一看1亿欧元不是小数目,但放在欧盟对乌援助的大盘子里,其实不算特别起眼。毕竟光是到9月份,欧盟给乌克兰的援助总额就已经达到1690亿欧元了,这里面光军事支持就有630亿。 不过这次的援助跟之前不太一样,不是笼统地说支持,而是有明确的用途。卡拉斯特意提了,这笔钱是专门给发电机、庇护所还有寒冷天气装备准备的。 这么一看就懂了,这是冲着冬天来的。眼看天气越来越冷,乌克兰那边不少地方的基础设施还没修复,冬天取暖、供电都是大问题。这笔钱算是解了燃眉之急,挺实在的。 但仔细琢磨一下,这事儿没表面那么简单。就在10月初,欧盟刚给过乌克兰40亿欧元的宏观金融援助,其中20亿还专门用来买无人机。 短短十几天又追加1亿,看着是挺慷慨,但背后藏着不少纠结。毕竟欧盟内部现在对援乌这事儿,早就不是铁板一块了。 之前就有消息说,匈牙利都连续12次否决援乌议案了,德国的民众都要求给援助设上限,法国和意大利也拖着军援计划不落地。 更麻烦的是钱从哪儿来的问题。欧盟本来想动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收益来援乌,结果法国、比利时坚决反对,说这不合国际法,怕自己的海外资产受影响。 这么一来,欧盟援乌就有点捉襟见肘。偏偏美国那边也掉了链子,特朗普政府冻结了600亿美元的援乌法案,等于把重担全压给了欧盟。 在这种情况下,卡拉斯宣布的这1亿欧元,更像是一种态度。既表明欧盟没放弃乌克兰,又不至于因为金额太大引发内部更大分歧。 而且这笔钱的用途选得很巧妙,全是民生急需的物资,不是直接给军火。这种“人道主义牌”更容易被欧盟各国接受,也能堵住反对者的嘴。 不过乌克兰的日子还是不好过。有数据说他们每个月得要40亿欧元维持运转,现在欧盟内部吵成这样,后续援助能不能跟上真不好说。 更关键的是,欧盟之前的援助不少是贷款,还绑着改革条件,乌克兰得拿矿产开发权之类的做抵押,等于背着越来越重的债。 这次的1亿欧元虽然是急用钱,但也只是杯水车薪。冬天的考验才刚开始,欧盟内部的分歧也没解决,乌克兰接下来的路,恐怕还是不好走。 说到底,这1亿欧元既是雪中送炭,也暴露了欧盟援乌的尴尬处境。表面上还在坚持援助,实际上早就没了当初的团结,能不能撑住长期支持,真得打个问号。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