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通过全资子公司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实现对特斯拉的服务,核心设备包括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其加工精度可达0.003毫米,重复定位精度低至3微米,主要应用于特斯拉底盘加工及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环节。
作者|柯柏妮
在前几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办的2026“品牌强国战略”共建行动中,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的发言抛出多个重磅信息。
她公开表示,格力目前已拥有近14万项专利技术,且全部为自主开发成果,更特别提及“我们为特斯拉提供数控机床服务,这让我感到骄傲与自豪”,为中国高端制造的突破写下生动注脚。
同时,董明珠在活动中透露,格力已成功研制出100多款不同类型的数控机床,这些设备不仅满足自身制造需求,更辐射至多个外部领域。
据雪球等平台信息核实,格力通过全资子公司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实现对特斯拉的服务,核心设备包括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其加工精度可达0.003毫米,重复定位精度低至3微米,主要应用于特斯拉底盘加工及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环节。
东方财富网也进一步披露,格力机床还为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精密结构件提供加工支持。
截至2025年10月,格力年内新获专利授权已达6100个,较去年同期增长17.35%。
仅今年9月至10月间,就有“刚性攻丝时主轴与进给Z轴同步的控制方法”“一种电主轴及其数控机床”两项核心专利获得授权,分别从精度控制与设备稳定性维度提升数控机床性能。
2024年格力财报显示,公司全年研发费用达69.04亿元,同比增长2.1%,研发人员规模增至1.58万人,其中30岁以下研发人员占比近半数,为技术创新储备了充足人才力量。
从产业视角看,这场“巨头合作”折射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地位变迁。
董明珠在活动中回顾,格力已从空调生产企业成长为多元化科技型全球工业制造集团,产品远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超6亿用户。
而对特斯拉的设备供应,标志着中国高端机床从“进口依赖”向“出口突破”的转变。
此前这类高精度装备长期被德、日、美企业垄断,格力2017年首台五轴机床便已打破这一格局。
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在活动中强调,2026年作为“十五五”开局之年,正是中国品牌以创新驱动升级的关键节点,格力的实践恰是这一战略的鲜活样本。
此外,董明珠还在发言中重申“人才是创新的关键”,并披露2024年格力共招收6190名大学生,通过完善的培养与激励机制实现企业与人才共成长。
这一策略在研发团队结构上已显成效——2024年格力40岁以上研发人员同比增长19.24%,形成阶梯式团队结构。
这一布局与行业需求相契合,当前国内机床行业正面临高素质人才缺口,而技术突破亟需长期人才积淀。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