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必和必拓终归不行 还得低头 在这场铁矿石定价权的争夺战中,必和必拓向东方大国主导

必和必拓终归不行 还得低头 在这场铁矿石定价权的争夺战中,必和必拓向东方大国主导的采购力量作出了关键妥协。必和必拓在2025年铁矿石长协价上喊出109.5美元/吨的价格(同期现货价仅80美元左右),被东方大国矿产资源集团以“价格过高”为由下令全面停购其美元计价的矿货。 东方大国能施压成功,核心是提前整合采购权、布局几内亚西芒杜铁矿等替代来源,没有供应链保障,短期停购只是空谈。 必和必拓股价应声下跌,单日跌幅达3.4%至4.2%,市值蒸发约80亿美元(折合超120亿澳元) 。 仅仅7至9天后,必和必拓便主动让步,于10月9日与东方大国矿产资源集团达成协议,同意自2025年第四季度起,对华铁矿石现货交易全部改用人民币结算,长协仍维持美元计价但引入“北铁指数”参考,以此换取采购恢复。 从货币国际化视角看,铁矿石现货改人民币结算意义重大。 作为全球贸易量最大的大宗商品之一,其人民币结算比例提升将形成示范效应,带动铜、铝等品类跟进,削弱美元在大宗商品领域的主导地位,为全球货币多极化添力。 必和必拓的妥协,核心是承受不了停购冲击——其85%的铁矿石销往东方大国,失去东方大国市场意味着每年超200亿美元收入蒸发。 这一结果标志着东方大国在铁矿石贸易中突破了“大买家无议价权”的困局,但并非必和必拓完全“战败”,而是双方基于利益的博弈平衡。 东方大国的突破源于长期布局:通过成立东方大国矿产资源集团整合采购权、开辟几内亚西芒杜铁矿等替代来源、提升国内矿自给率,才在短期博弈中掌握主动权,印证了“远虑”与“近策”结合的重要性。 我觉得这次铁矿石博弈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短期胜利背后一定有长期布局的支撑。没有提前整合采购权、布局替代矿源,东方大国不可能有底气去停购必和必拓。 更重要的是,这不仅是一次价格谈判的胜利,更是在打破西方定价垄断,推动人民币结算和北铁指数,这才是真正的话语权提升。 各位读者朋友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