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何频繁更换首相和内阁,但国家却从来不乱?因为说白了,日本背后有真正的世家大

思念蚀骨灼心 2025-10-08 10:17:22

日本为何频繁更换首相和内阁,但国家却从来不乱?因为说白了,日本背后有真正的世家大族掌控全国,首相也只是摆设居多。 日本政坛的首相更迭速度简直堪比走马灯,二战结束后的79年间,愣是换了36位首相,除了安倍晋三、小泉纯一郎等寥寥四人任期超过五年,剩下的32人平均在位时间才一年九个月,最短的羽田孜1944年上台,只坐了64天就下台了,更夸张的是2006年到2012年那七年,居然换了七位首相,堪称政坛奇观。 但有意思的是,不管首相和内阁怎么换,日本社会该运转运转,经济政策、外交方向也没出现大的动荡,说到底,就是因为真正掌权的不是这些台面上的首相,而是藏在背后的世家大族和利益集团,首相不过是这些势力推出来的门面担当。 日本的政治世家传承能追溯到明治维新,简直是龙生龙、凤生凤的现实版。就说鸠山家族,四代人都在政坛呼风唤雨,曾祖父鸠山和夫是明治时期的外务省高官,1886年北洋水师访日引发冲突时,就是他出面处理的,后来还当了众议院议长和早稻田大学校长。 第二代鸠山一郎更厉害,二战后直接创立了自民党,1954年当上首相,一边和苏联建交,一边和中国搞民间贸易,把家族势力抬到了新高度。 第三代鸠山威一郎在大藏省干了三十年,被称为“财神爷”,1976年当外相时负责和中国谈和平友好条约,还组织过三千日本青年访华。到了第四代,鸠山由纪夫2009年当上首相,总算圆了他父亲没当成首相的梦,只不过这位置坐了一年就被迫辞职,不是因为能力不行,而是他想搞“远离美国”的外交,触怒了背后的官僚和财阀,最后被资金问题的丑闻搞下台,这波操作把“首相说了不算”体现得淋漓尽致。 类似的政治世家在日本一抓一大把,安倍晋三能成为战后在位时间最长的首相,背后也是家族势力在撑腰,他的祖父岸信介当过首相,父亲安倍晋太郎是资深政客,从小耳濡目染的全是政治套路。 还有小泉进次郎,仗着父亲小泉纯一郎前首相的资源,2009年刚当选议员就顺风顺水,四十多岁就当了环境大臣、复兴大臣,就算没多少实际经验,照样能在自民党总裁选举里占一席之地,这就是世家子弟的特权。 这些世家大族背后,还有财阀和官僚体系当靠山,形成了稳固的铁三角。明治维新起,三井、三菱这些财阀就和政界绑在一起,甲午战争时日本年财政收入才八千万日元,三井牵头筹了二点五亿日元支持打仗,打赢后分走大量赔款,从此形成官—财—军抱合的模式。 现在这些财阀虽然换了马甲,依旧掌控着日本半数以上的工业生产,自民党选举的政治献金多半来自他们,首相再怎么换,也得照着财阀的利益制定政策,比如不管是小泉进次郎提农业改革,还是茂木敏充搞“零增税”,本质都是维护大资本的利益。 更关键的是日本的官僚体系,这群人堪称“永田町的主人”,首相和内阁成员可能是政治新手,但省厅里的事务次官们都是干了几十年的老油条,熟悉每一项政策的细节和利益关节。 就算自民党内部派系打架,今天你当首相明天我上台,负责执行政策的官僚们不动,国家机器就不会停转。自民党内部早就形成了默契,各派阀轮流推自己人当首相,本质是利益均沾,不管谁上台,对美关系、经济大方向这些核心议题都不会变,毕竟背后的世家和财阀不允许政策大转弯。 说白了,日本首相就像个提线木偶,线牢牢攥在背后的家族、财阀和官僚手里,只要线没断,换多少个木偶都不影响整体运转,这就是日本频繁换首相却乱不了的根本原因。

0 阅读:58

猜你喜欢

思念蚀骨灼心

思念蚀骨灼心

思念蚀骨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