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剧照,而是杨杰副旅长牺牲后,部下给他拍下的最后一张照片,他的遗体放在门板上

小小历史查询 2025-10-06 23:44:58

这不是剧照,而是杨杰副旅长牺牲后,部下给他拍下的最后一张照片,他的遗体放在门板上,旁边蹲着一位满脸悲伤的军人,一只手扶着棺材。 咱今天聊的这位英烈,名叫杨杰,老家是河北容城的,那地界儿早年归保定府管,算是保定出来的硬汉子。 他这辈子最拿得出手的履历,就是考进了黄埔军校第四期,要知道那期学员简直是神仙打架,说是“将星摇篮”一点不夸张,能人多得数不过来。 杨杰在军校念书那会儿,同窗里可有林彪、刘志丹、张灵甫这些后来响当当的人物,能跟这么多厉害角色同班,足见他当年的本事也不含糊。 杨杰这人没一点官架子,军旅生涯是实打实从基层熬出来的。刚毕业就从最基础的排长干起,扛着枪跟着部队跑,打起仗来从不躲懒,凭着一股猛劲儿和真本事,一步步往上走,连长、营长、副团长的职位,全是在战场上拼出来的军功。 到了1937年,不惑之年的他已经坐到了陆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旅少将副旅长的位置,还兼任着第二团团长,这晋升速度,在国军里头绝对算快的,毕竟第一军第一师可是嫡系里的嫡系,精锐中的精锐,能在这儿当高级军官,没两把刷子根本镇不住场子。 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一打响,整个上海都成了血肉磨坊,杨杰二话不说就给上头递了请战书,一门心思要上前线杀敌。他带着部队刚到宝山、北泗塘一带,原守阵地的弟兄们就快顶不住了,他立马接防,硬生生把日军的首轮进攻给挡了回去。 十月初,部队又转到蕴藻浜附近的西塘桥防守,这儿成了日军的主攻目标,第三、第九两个师团轮番上阵,飞机大炮炸个不停,工事塌了修、修了塌,战士们死伤惨重,但没一个人后退。 杨杰在前线来回督战,嗓子喊得都哑了,还总用“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口号给弟兄们鼓劲,说啥也要跟阵地共存亡。友邻部队的旅长心急如焚怕他顶不住,问他要不要增援,他都硬气地回“尚能支持,不需后援”,其实那会儿他手里的兵力早就捉襟见肘了。 10月11号晚上,日军的炮火更猛了,密密麻麻的炮弹把阵地炸得全是坑,防线终于被撕开个大口子。杨杰见状,猛地冲出掩蔽部,亲自带着预备队往上冲,跟日军搅在一起白刃格斗,混乱中,一颗炮弹碎片击中了他,这位铁汉子当场就倒在了阵地上,再也没起来。 杨杰牺牲后多年,他的牌位被安在了台湾忠烈祠,后人一直记着他的功绩。后来大陆这边也没忘了这位抗日英雄,1982年,民政部门正式追认他为革命烈士,算是给了英雄一个迟来但庄重的名分。 你说这样的人,年轻时有抱负,打仗时不怕死,为了保家卫国把命都丢了,不管过多少年,都该被咱们牢牢记住,这才是真英雄啊!

0 阅读:17

猜你喜欢

小小历史查询

小小历史查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