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欠外国多少钱?官方公布了最新的外债余额,截至6月末,一共24368亿

康安说历史 2025-10-06 17:46:28

中国欠外国多少钱?官方公布了最新的外债余额,截至 6 月末,一共 24368 亿美元,相当于每个人 “平均” 背负 1700 美元左右。 这个数字看着扎眼,其实大半是境外投资者主动买的中国资产,不是 “求着借的钱”。 首先得搞明白,外债余额可不是单指 “借别人的钱”,这里面相当大一部分是境外机构买的中国资产,本质上是他们用真金白银换了咱们的债券、股票这些能生钱的玩意儿。 就拿债券市场来说,中国债券市场现在规模已经达到 183 万亿元人民币,稳居世界第二,这么大块蛋糕自然吸引着全球资本的目光。 截至 6 月末,境外机构在咱们债券市场的托管余额就有 4.3 万亿元人民币,换算成美元差不多 6000 多亿,这部分直接就占了外债总额的四分之一还多,而且全是他们主动下场抢的。 这些境外机构里有 1160 多家,来自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既有主权基金这种 “大家伙”,也有商业资管机构,要是咱们真的是求着借钱,哪能招来这么多 “贵客”。 更关键的是,中国债券早就不是 “小众资产” 了,自从 2019 年陆续被纳入彭博巴克莱、摩根大通、富时罗素三大国际债券指数后,权重一路看涨,现在在彭博全球综合指数里占比都达到 9.7%,超过日元升到全球第三了。 要知道跟踪这个指数的资金就有 68 万亿美元,这些资金为了跟上指数配置,必须被动买入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这可不是咱们求来的,是规则逼着他们买。 瑞银资管都说了,这已经是外资布局中国债市的 “第三波配置浪潮”,从 2018 年到 2022 年,外资持仓就从 2000 亿美元涨到了 6000 亿美元的峰值,后来虽然略有回落,但 2024 年下半年又开始回升,这明显是奔着长期投资来的。 为啥这些外资这么执着于中国资产?说白了还是有利可图又安全。过去四年,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以本币计价的回报率达到 21.9%,反观美元、欧元、日元债券全是负数,分别是 - 6.9%、-12.0% 和 - 7.1%,就算换成美元计价,人民币债券也有 14.6% 的正回报,这种收益差谁看了不心动。 而且中国经济基本面稳,外汇储备又充足,截至 6 月末外汇储备规模有 33174 亿美元,比外债总额还多近 9000 亿美元,偿付能力摆在这儿,外资根本不担心踩雷。 加上中国债券和欧美债券波动相关性低,能帮他们分散风险,简直是资产配置的 “香饽饽”,这种情况下他们自然挤破头要进来,哪用得着咱们去求。 再看具体的发债案例就更清楚了,这根本不是 “借钱”,而是 “选美”。2025 年 9 月深圳在香港发行 40 亿离岸人民币地方债,簿记峰值订单倍数高达 4.7 倍,也就是想要买的钱是发行规模的 4.7 倍 更早一点在澳门发行 10 亿绿色债券,认购倍数直接冲到 6.62 倍,创下澳门人民币债券发行订单倍数的历史新高,一半以上的订单都来自境外机构。 广东省、海南省今年也在境外发债,同样都是被疯抢的局面。要是真的是求着借钱,利率得抬得多高?可深圳这次发的 2 年期债券利率才 1.61%,10 年期也才 2.08%,这么低的成本还能被抢着要,分明是外资主动送钱上门。 除了政府债券,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债券也很受欢迎。今年以来熊猫债发行量都涨到 1166.5 亿元了,境外的政府机构、跨国企业都扎堆来发,占比一半还多,这说明不仅外资愿意买中国的债,还愿意用人民币在境内融资,侧面印证了市场对中国资产的信心。 境外机构持有的债券里,国债占了 49.6%,同业存单 27.2%,政策性银行债券 19.1%,全是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品种,他们是奔着稳健投资来的,不是搞慈善放贷,这和 “求着借的钱” 完全是两码事。 说到底,这 2 万多亿美元的外债里,一大半都是外资用脚投票选出来的投资标的,是他们看中了中国市场的安全性和收益性,主动把钱转过来换资产,和那种哭着喊着求别人借钱周转的情况压根不是一回事。 毕竟资本都是逐利的,要是中国资产没吸引力,就算把利息抬到天上去,外资也未必愿意来,更别说被抢着买了。

0 阅读:341

猜你喜欢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