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49年,上海胜利后,我党准备清算青帮老大,助手问陈老总:“还有个叫顾竹轩的怎么处理?”没想到,陈老总摇摇头说:“这位大亨不能动!” 1949年,随着时代政权的更迭,上海不少旧时代的人物命运也跟着发生了改变,最典型的就是青帮的黄金荣,曾经的他在上海呼风唤雨,但最终他却沦落到了扫大街的地步。 而另一位青帮头目杜月笙早就提前跑到了香港,但同样是青帮巨头的顾竹轩却安然无恙,甚至,就连时任上海市长的陈毅都明确表示 “这个人不能动”。 要知道,顾竹轩出身贫苦,最早靠拉黄包车、在码头干力气活起家,后来才成了江湖上有头有脸的人物,他凭什么能在时代变革的时候安然无事? 要找到答案,得从他经营的 “天蟾舞台” 说起,20 世纪 20 年代,英国租界的工部局看中了天蟾舞台所在的地皮,想要强行拆除。 要是换作别人,可能会直接用暴力对抗,但顾竹轩没这么做,为此,他请了外国律师,把官司从上海一路打到英国最高法院,最后还打赢了。 这件事在当时的上海滩引起了很大轰动,就连《申报》都报道说,这是中国商人第一次在法律上赢了租界当局。 不过,顾竹轩也不是只懂法律,在戏院的经营中,他也有强硬的一面,有个叫常春恒的著名戏曲演员想从他的戏院跳槽到别的地方,顾竹轩二话不说,直接派人在戏院门口开枪警告。 一边是穿着西装、靠法律维权的精明人,一边是用强硬手段维护自己利益的江湖人,顾竹轩把这两种方式都用得很熟练,所以当时没多少人敢轻易招惹他。 到了1932 年 “一二八事变” 和 1937 年淞沪会战期间,顾竹轩好几次关掉了天蟾舞台,把戏院大门敞开,收容了上万名逃难的百姓。 他自己掏钱给难民提供吃住,原本满是戏曲演员和观众的戏台在那时,到处都是喝稀饭的难民,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想拉拢他当汉奸,顾竹轩坚决拒绝说:“我死也不当汉奸!” 不仅如此,天蟾舞台的后台还藏着秘密,戏院的经理室、地下室都成了共产党的秘密联络点,顾竹轩靠着自己在上海的车队和人脉,悄悄给新四军运送药品和物资。 有好几次,他把共产党的干部藏在戏院的夹墙里,让他们在日本人的大搜捕中逃过一劫,而这个时候的顾竹轩,就不只是个会赚钱的戏院老板了,更是个有爱国心的中国人。 对于顾竹轩来说,他这辈子做的最重要的决定就是在1945年,他把才15岁的亲生儿子顾乃瑾送到苏北参加了新四军。 这相当于把整个家族的未来都托付给了共产党,所以上海解放后,陈毅亲自上门看望他,顾竹轩心里也很清楚,主动把天蟾舞台和自己的汽车公司都上交给了国家。 而他的这个 “表态” 也得到了回报:后来他成了上海市第一届人大代表,在旧时代的青帮人物里,能有这样的待遇是很少见的。 顾竹轩临终前让人烧掉了家里所有别人写的借条,还嘱咐后代忘掉过去的恩怨,安安稳稳过日子,他用一辈子的时间从一个江湖人物成功融入了新的社会体制,成为了大家都认可的普通人。 信源:《文汇报》:"抗战时期上海地下斗争史料" 、《新民晚报》:"老上海的传奇人物"
新四军军部机要科机要员,皖南事变中不幸被捕。被捕时敌人轮奸了她,并染上了梅毒不予
【35评论】【6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