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个事真挺有感触!男的开了30小时车,对着副驾妻子发火:“你跟假人似的!我坐着不动,你倒好,吃睡不愁,我听音乐提神还嫌吵”。 别觉得男的小题大做,也别说女的委屈——这里藏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点:坐车从来不是“搭便车”,副驾其实是“半个司机”。我跟老公跑了两年车,太懂了:哪怕不会开,递口水、说说话帮着提神,比啥都强。不是要谁惯着谁,是出门在外,俩人得是互相搭把手的搭档,不是一个干活一个歇着的“主仆”。 说到底,不管坐车还是过日子,怕的就是一方拼尽全力,另一方当个“旁观者”。你们觉得副驾该做些啥?来评论区说说~副驾吐槽 爱人副驾 ———下面接着唠,把这层“窗户纸”捅透——— 我跑第一趟长途时,也犯过“假人病”。凌晨两点,高速黑得像锅底,老公眼皮直打架,我窝在副驾刷手机,时不时还笑出声。突然车身一歪,他猛地睁眼,差点撞上护栏。那一刻我才明白:所谓“副驾”,不是“免费乘客”,是“第二驾驶员”。不会打方向盘?可以,但得把别的活儿扛起来。 先说“嘴”。别小看唠嗑,深夜高速上,一句“前面那货车尾灯咋一红一白”比红牛还提神。我备了本“废话大全”:今天菜市场豆腐涨了几毛、隔壁王姐家狗会自己坐电梯……老公听得直翻白眼,可眼球一翻,困意就散了。再不行,讲笑话,讲到我自己先笑岔气,他怕我笑背过气去,只能强打精神跟着嘿嘿。 再说“手”。副驾右手永远闲不住——剥桔子、撕辣条、拧开能量饮料,得让司机一口就能叼住。我包里常年塞着薄荷糖,一闻就呛鼻子,困意瞬间清零。还有“小毛巾战术”,蘸点凉水,往他后颈一搭,冰得他一哆嗦,比空调管用。最怕的是副驾自己先睡着,呼噜声一起,司机心里那根弦“啪”就松了,所以我再困也睁着眼,实在扛不住就掐自己大腿,青一块紫一块,回家我妈还以为我家暴。 “眼”也重要。导航不是万能的,得有人帮看路牌。我最得意的一次,提前两公里发现“前方事故,车道封闭”,赶紧指挥变道,省了半小时堵。还有一次,发现后视镜里大货车晃S形,我立刻让老公加速甩开,不到两分钟那车就撞护栏——后怕出一身冷汗。副驾的眼睛,就是司机的第二双“外置眼球”。 “耳”更不能闭。音乐太嗨容易催眠,太柔直接安神。我搞了个“副驾歌单”——前半夜《最炫民族风》,后半夜《孤勇者》,天快亮来段《国际歌》,节奏一起,鸡皮疙瘩掉一地,困意全消。偶尔也陪他唱,跑调到外婆桥,他笑到拍方向盘,精神头就上来了。 有人撇嘴:“坐个车而已,至于吗?”至于。长途开车不是办公室,是移动战场,一颗瞌睡弹就能让两条命报销。我亲舅舅就是例子:十年前跑货运,副驾徒弟睡成死猪,舅舅凌晨三点打盹,撞上隔离带,车头瘪成罐头,从此左腿比右腿短两厘米。现在说起这事,舅舅还拍桌子:“当时要是有人递口水、说句话,我能少这条腿?” 再说深一层——副驾状态,其实就是婚姻状态。路上一个拼命,一个躺平,回到家也容易形成惯性:一个刷碗拖地,一个葛优瘫。长期下来,心里那根弦迟早崩。反过来,路上能并肩作战,回家自然搭伙过日子。我和老公每次抵达,都会来句“收工”,然后击掌——那一刻,我们不是“司机和乘客”,是“战友”,是一起打过怪、扛过事儿的搭档,感情比蜜月还热乎。 所以啊,别再把副驾当“皇家宝座”。上车前问一句:“我需要干啥?”途中多说两句“辛苦了”,下车时补一句“安全到达,你真棒”,比买名贵香水、换大尺寸轮胎都管用。毕竟,车能自动驾驶,婚姻不能;机器能换零件,感情不能。 最后送大家一份“副驾自救清单”—— 1. 零食饮料常备,开盖即食; 2. 湿巾、风油精、薄荷糖,提神三件套; 3. 导航声音别关,帮忙看路牌; 4. 音乐节奏要起伏,别一直催眠ballad; 5. 最重要的:别先睡着,再困也撑着眼皮陪聊。 长途不易,且行且珍惜。副驾不是“附赠”,是“副将”;不是“陪同”,是“同袍”。愿每一次出发,都有人陪你说话;愿每一次到达,都有人给你击掌。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男子开车30个小时后,抱怨妻子无能:“你跟个假人似的,在这一动不动。你还委屈上了
【102评论】【2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