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美国刚刚宣布 ​自2025年10月14日起,将对东方大国拥有

小鸣谈天下 2025-10-05 09:46:22

最新消息: ​美国刚刚宣布 ​自2025年10月14日起,将对东方大国拥有、运营或建造的船舶以及所有外国建造的汽车运输船征收额外费用。 航运巨头们表面平静,暗地里早已掀起风暴。马士基、达飞和MSC嘴上承诺不向客户转嫁费用,手上却在疯狂调整船队部署——把中国制造的船舶调离美国航线,换成其他国家制造的船只。这种大规模换船操作看似巧妙,实则埋藏着巨大隐患。全球造船市场55.7%的份额握在中国手中,短时间内要找到替代船源难如登天。 船东们陷入两难困境。继续使用中国制造的船舶,一趟航行就要多缴68万美元;转向日韩船舶,不仅要承受12%-15%的价格上浮,还要苦等额外三四个月的交船期。中小船东的利润率原本只有5%,这笔额外开支可能直接将其压垮。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已迅速修改租船条款,将费用负担甩给租船人,成本最终必然流向末端消费者。 美国的算盘打得响亮,现实却格外残酷。那个10000标准箱的集装箱船,三年后单次停靠费将飙升至980万美元,折合每个集装箱额外承担980美元。这些数字最终会转化为美国超市里上涨的商品标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指出,航运成本翻倍会推动通胀率上升0.7个百分点,这对正在应对通胀压力的美国经济无异于雪上加霜。 中国的反制措施精准而迅速。9月底修订的《国际海运条例》明确规定,对采取歧视性措施的国家将实施对等反制。上海、深圳等主要港口已列出差别待遇清单:非中国建造的船舶锚泊费翻倍,美日韩印船只靠泊优先级降至最低等级。同时,“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协同行动,对配合美国制裁的船只实施靠泊限制。 全球供应链正在悄然重构。航运公司开始探索绕开美国的新航线,从广州经越南胡志明港、迪拜港中转的贸易通道逐渐活跃。同时中国推出的“绿色船舶补贴计划”为每艘环保船提供500万至800万元补贴,进一步巩固了造船业的竞争优势。这种调整不是短期应对,而是全球贸易格局深刻变革的前奏。 美国造船业的虚弱本质在这场博弈中暴露无遗。市场份额不足0.1%,建造成本是中国的3-5倍——这样的产业基础根本无法支撑其战略野心。马士基CEO文森特·克莱尔直言不讳:“即使今天对中国造船征收关税,美国也至少需要6-7年才能建造出第一艘商业船舶。” 这场围绕港口的较量,本质上是一场产业实力的终极考验。当中国手握全球74.1%的新船订单,当每一艘驶向美国的货船都流着中国制造的血液,保护主义的高墙再高也阻挡不了贸易的洪流。美国农民已经尝到苦果,运费40%的涨幅正吞噬他们的出口订单,这记重拳终究会反弹到出拳者自己身上。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533

评论列表

晓枫

晓枫

5
2025-10-05 12:17

收取停靠费实质就相当于收取关税,只不过是换个名称罢了,产生的后果是一样的

ly001

ly001

4
2025-10-05 10:20

所以李家成为什么抛售全球港口,这已经不是眼光问题这么简单了

007

007

3
2025-10-05 10:44

为豆子攒筹码。

HSJ梦之吻

HSJ梦之吻

3
2025-10-05 11:15

最有效反制波音飞机,稀土禁止出口美国。

乾清宫阙

乾清宫阙

3
2025-10-05 10:45

特朗普走在嘬死的路上!

zxyemoren

zxyemoren

2
2025-10-05 10:57

那么就把美国与日韩的造船再打击一遍,还有美国势力打击一下

用户10xxx69

用户10xxx69

2
2025-10-05 12:14

对美国造飞机进入中国收费?

猜你喜欢

小鸣谈天下

小鸣谈天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