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参议院宣布! 10月2日参议院的投票结果落地,美国政府停摆的局面彻底无法逆转。民主党提出的临时拨款法案以47票赞成、53票反对的结果被否决,而在前一天,共和党推出的同类提案也因未达到60票的过关门槛失败。 连续两天的党派否决,让联邦政府在10月1日凌晨正式进入停摆状态,这是自2018年之后的首次停摆,但其带来的冲击和民众的焦虑感,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强烈。 这次停摆的导火索是两党在医保资金分配上的分歧,民主党要求保留《平价医疗法案》的补贴,共和党则坚持削减医疗补助预算。双方在参议院僵持不下,导致临时拨款法案连续两天被否。最终联邦政府因资金链断裂被迫关门。约75万名公务员接到停薪休假通知,每天薪资损失高达4亿美元。 首当其冲的是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华盛顿、纽约等主要机场的安检队伍明显变长,部分航班因地勤人员减少出现延误。国家公园关闭,游客中心、厕所等基础服务全部停摆,周边商户每天损失7700万美元。护照和签证申请的处理时间大幅延长,有民众原本计划国庆假期出国旅行,结果被困在国内干着急。 企业也没能幸免,海关虽然没关门,但技术人员休假导致文件审核和货物检查变慢。易腐食品、药品等进口物资在港口滞留风险增加,部分贸易商已经开始调整供应链。更麻烦的是,联邦机构停止发放进出口许可证,食品酒类等商品的跨境流通受到阻碍。2018年停摆期间,洛杉矶港的货物停留时间增加了15%-20%,这次类似的情况正在重演。 经济数据的缺失让市场陷入混乱,劳工统计局关闭后,原定于10月4日发布的就业报告被迫推迟。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失去关键参考,投资者也因缺乏通胀、消费等数据而变得谨慎。花旗银行的报告显示,停摆期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波动率指数明显上升,与政府相关的企业股价普遍承压。黄金等避险资产价格上涨,美元指数则出现小幅下跌。 最让人担忧的是特朗普政府的应对方式,白宫不仅威胁要永久裁撤部分岗位,还借机冻结了对纽约、加州等民主党控制州的基础设施拨款。环保署暂停空气质量监测,疾控中心缩减疫情应对规模,连NASA都让80%的员工回家,只保留国际空间站的基本运维。这种“选择性停摆”被批评为将政府职能工具化,加剧了政治极化。 与2018年那次持续35天的停摆相比,这次危机的影响范围更广。当时主要受冲击的是边境管理和部分行政部门,而这次涉及医疗、科研、能源等多个关键领域。更严重的是白宫将裁员作为谈判筹码,打破了以往停摆期间不裁撤核心岗位的默契。有机构已经开始草拟长期项目关闭方案,公务员群体普遍感到职业前景堪忧。 停摆进入第三天,两党仍在互相甩锅。民主党指责共和党“拿民众生活当政治筹码”,共和党则批评民主党“拒绝妥协”。但普通民众已经失去耐心,还有评论指出,美国政府连基本的预算管理都做不到,却天天忙着对外输出价值观,这种反差正在削弱其国际公信力。 目前,这场政治闹剧还没有收场的迹象。经济学家警告,如果停摆持续两周,欧盟GDP将损失40亿欧元;若延长至八周,损失可能扩大至160亿欧元。而对于美国国内来说,每多停摆一周,GDP就可能减少0.1-0.2个百分点,长期影响更难以估量。在这个节骨眼上,两党何时能放下成见,重新回到谈判桌前,成为所有人关注的焦点。 来源:华尔街见闻 【白宫担忧政府停摆拖累经济数据发布,民主党再度阻挡拨款法案】 【美国参议院否决两党各自的临时拨款法案政府停摆持续】
美政府停摆才几天,特朗普对华态度变了,他希望中国给他一个面子。美国政
【7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