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是个典型的 “有大国病却无大国实力” 的国家。 中俄曾全力扶持它,帮它跟沙特握手言和,从经济到军事铺好路线,只要按计划走,就能在中东站稳脚跟。 可伊朗偏要按自己的想法来,一边试着跟美国缓和,一边守着 “不挨打就不出手” 的被动策略,最后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2023 年 6 月,中伊俄在莫斯科签了石油贸易协定。 中国承诺每年买伊朗 1500 万吨原油,俄罗斯帮升级石油管道绕开霍尔木兹海峡,还借 20 亿美元修老化油井。 中俄甚至规划好后续:2024 年推伊朗进上合能源工作组,2025 年搭线土耳其搞天然气合作,帮它破西方封锁。 伊朗当时点头应下,没半年就变了卦。 2024 年 1 月,伊朗突然搁置恰巴哈尔港扩建项目。 这港口是中俄帮它建的 “印度洋出海口”,中国已投 8 亿建集装箱码头,俄罗斯准备派航运团队。 伊朗说 “要优先对接欧洲企业”,实则偷偷派经济部长去华盛顿谈制裁松绑 —— 还主动提暂停 20% 铀浓缩,想换美国让欧洲企业参与港口运营。 结果美国只画饼,欧洲企业也不敢来,港口搁置半年,每天亏 300 多万美元。 中俄见状,直接停了石油贷款,俄罗斯也推迟了管道升级。 2024 年 4 月,以色列空袭伊朗伊斯法罕无人机工厂。 这工厂是中俄 2023 年帮着改建的,刚投产就被炸,3 条生产线毁了,损失 5 亿美元。 中俄建议伊朗两点:启动升级后的防空系统,在波斯湾布雷达;联合真主党去戈兰高地附近演习,牵制以色列。 可伊朗就干了两件事:在德黑兰组织民众举牌游行,给真主党送 200 枚老式火箭弹 —— 连自己刚量产的自杀式无人机都舍不得给。 以色列摸清了底,6 月又炸了伊朗在伊拉克的仓库,伊朗还是只发谴责声明。 2024 年 9 月,上合组织邀伊朗参加 “中亚 - 中东能源管网” 项目。 中国愿投 100 亿,俄罗斯出技术,项目能让伊朗天然气输往中亚,每年多赚 20 亿。 可伊朗犹豫了 —— 当时正通过瑞士跟美国谈 “民用核合作”,怕惹美国不满,找借口 “评估环境影响” 拒绝了。 土耳其原本想跟伊朗合建天然气中转站,见它靠向美国,直接转投俄罗斯,伊朗白白丢了市场。 2025 年 3 月,伊朗经济撑不住了。 通胀飙到 45%,小麦价格涨 3 倍,德黑兰面包店门口排长队,不少家庭隔天才能买次面包。 伊朗央行向中俄求助,想借 50 亿外汇。 中国提 “先恢复恰巴哈尔港项目”,俄罗斯要它 “终止和美国的核谈判”,可伊朗舍不得那点 “和谈希望”,两边都不答应,最后只从中国借到 5 亿民生贷款,连填缺口的零头都不够。 2025 年 7 月,以色列空袭纳坦兹核设施。 战机躲过防空系统,炸了 2 个离心机大厅,伊朗铀浓缩能力降 60%。 伊朗想反击,却发现硬实力跟不上:中俄升级的防空系统,20% 雷达零件因没提前储备断供,空袭时成了盲区;想派海军封霍尔木兹海峡,三分之一军舰因没培训人员保养,开不出去。 伊朗急忙派外长去中俄求援。 在莫斯科,普京只承诺 “联合国反对新制裁”,不提军事援助;在北京,中国外长说 “先回到区域合作轨道,再谈支持”。 可伊朗还抱幻想,求援时仍让驻瑞士大使跟美国联系,想靠让步换美国压以色列,结果被无视。 2025 年 9 月,联合国通过决议延长对伊武器禁运,中俄反对也没用,伊朗彻底孤立。 说到底,伊朗不是没机会,是太贪心。 中俄给的是务实路线,它偏要 “两边讨好” 走捷径;能借区域合作壮大,却把精力浪费在跟美国的无效谈判上;手握自保资源,却怕得罪人不敢用,让对手得寸进尺。 信源:没有大国命,得了大国病!伊朗笃定中方丢不起中东,但它不是中东——搜狐
墙倒众人推,印度这次是真没统战价值了,联合国第80届大会上,土耳其、沙特、马来西
【2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