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定要做好最充足的准备,一旦俄罗斯打赢了,我们必须在这两件事情上,做好最充足

陈磊娱乐 2025-10-04 15:01:22

中国一定要做好最充足的准备,一旦俄罗斯打赢了,我们必须在这两件事情上,做好最充足的准备,以备不时之需! 俄乌战局的走向,牵动着全世界的神经,很多人都在琢磨,万一俄罗斯赢了,中国该怎么办?中国的布局,不是简单地为某种结果做准备,而是在下一盘大棋。 铺开实打实的基础设施就是第一环,中国正在用管道、铁路和工业园,编织一张覆盖整个大陆的物理网络,目标是重塑这一带的经济。比如能源,我们都知道,中国超过八成的能源进口得走马六甲,脖子有点被卡着。 现在,从俄罗斯过来的“西伯利亚力量”系列天然气管道,就成了打通北方陆路通道的关键一步,到2024年底,其中一条管线就能满负荷输送380亿立方米天然气。但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里。中国一边接俄罗斯的气,一边把中哈石油管道的年输送能力扩容到4000万吨,还跟沙特深化炼化合作,毕竟俄罗斯因为战争拖着、经济被制裁才和我们加深合作,万一胜利之后变卦了呢? 所以我们就得把能源安全的主动权牢牢抓在手里,光有能源还不够,交通和产业节点也得跟上,规划中的中吉乌铁路,未来能绕开老路子,直插中亚腹地,而在遥远的白俄罗斯,中白工业园已经吸引了中联重科等多家企业入驻,这可不只是个工厂,而是中国技术和资本深入欧洲的先兵。 现在中俄贸易里,有76%都用人民币结算,人民币在俄罗斯的交易所交易量甚至超过了美元,这套模式已经跑通了,下一步就是把它复制到和中亚国家的贸易里,打造一个不怕西方制裁的经济内循环。 当然,中国也不是单打独斗,在上合组织、金砖国家这些平台上,中国正越来越多地主导议题,从能源合作聊到数字经济,把自己的想法变成共识,最后所有对外的大布局,都得有强大的家底撑着。 能源这块,对外找合作,对内也没闲着,国内的太阳能、风能发展得飞快,装机容量已经是全球第一,同时四川的天然气、山西的煤层气也在加紧开采。更厉害的是储备,像江苏盐城的“绿能港”,建了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储罐,一个基地的储量就够全省民用20多个月,国家的目标是把战略储备提高到能顶120天进口量的水平,心里才不慌。 国防安全更是底线,我们吃过亏,珍宝岛事件就告诉我们,“老大哥”也靠不住。所以,边境的警戒和演练从来没松过。为了应对未来北约可能把重心转到亚太,中国不光自己练兵,还主动给哈萨克斯坦提供卡车炮,帮乌兹别克斯坦配备战斗机,甚至牵头搞了个中亚五国情报共享机制,先一步把西部后院的安全环境给稳住了。 中国的每一步棋,都不是被动的应对,而是主动的塑造,中国正在把外部的挑战,转化为重塑区域格局的机遇。

0 阅读:238

猜你喜欢

陈磊娱乐

陈磊娱乐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