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健次说想和角色双向奔赴 在檀健次的这段专访中,最击中我的是这一句,“如果对角色的生活一窍不通,就没办法扮演他,做不到跟角色聊天”,其中,最打动我的是“聊天”二字,简单的两个字,不仅表达的是演员与角色挚友般的创作观,更是基于双向奔赴的长期主义,檀健次能抵达现在的高度与表演上的成熟度,不是没有理由!
当大银幕上,出现一部好作品、一个好角色、一位好演员,我总会更外珍惜,看见了,就一定会发声,有人把这种发声称作“吹”,如果真的是“吹”,那为什么不“吹”其它作品和演员,而是《震耳欲聋》和檀健次呢?说到底,还是演员和作品,值得!他们做到了,夸赞自然来!瞧瞧,那么多的业内人士和影评人还有观众,不都站出来一起夸赞《震耳欲聋》和檀健次么?
言归正传,檀健次与角色的双奔,不用看多远,正在上映的《震耳欲聋》中的李淇就是绝佳例证!学手语让他在沟通上与形态上,成为CODA;体验生活,则让他具备了李淇的烟火气和职业感;与角色李淇对话,令他在灵魂层次生发出李淇的那一部分;最终,用自己的方式再塑李淇,成为专属于檀健次的独一无二、不可替代,在观影的过程中,你不会看见檀健次,满眼都是李淇;但走出影院,脑中尽是檀健次,以及他的无可替代。
这就是演员与角色最绝妙的双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