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美在台海开战,我们周围会有多少国家站队?金灿荣:看情况。如果我国用武力收复

烟雨评社 2025-10-03 19:44:53

如果中美在台海开战,我们周围会有多少国家站队?金灿荣:看情况。如果我国用武力收复台湾,美国一定要强行干预,两国会不会在台湾海峡爆发战争,爆发战争之后会不会有第三方国家出来站队,其实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如果台海真的打起来,到底谁会站在谁那边?这问题听着简单,可答案却藏在迷雾里,比你想的要复杂得多。 一方面,美国拉着几十个盟友,纸面上的阵容堪称豪华;但另一边,中国是世界的工厂,几乎每个国家都跟它有笔“剪不断,理还乱”的经济账。 所以,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站队问题了。这更像是一场动态的利益精算,每个国家都在盘算自己的小九九。最终怎么选,关键就看两个变量:一是战场上谁占上风,二是自家经济命脉会不会被掐断。 盟友的承诺,从来都不是铁板一块,它的保质期完全取决于战场的实际情况。说白了,条约是死的,战局是活的,到底出不出手,得看战场上的风向。 如果解放军能做到“首战即决战”,速战速速决,那很多想干预的国家可能还没反应过来,就得面对一个“木已成舟”的现实。到时候,谁还会为了一个既定事实去冒险? 反过来,美国军事神话的脆弱性也是个大问题。万一航母战斗群这种核心家当在冲突中遭受重创,那对盟友信心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别忘了,2022年那次,美军航母就和解放军的演习区保持了超过1000公里的“安全距离”,这本身就是一种心虚。 当然,如果战事拖成了持久战,或者对大陆方面不利,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那会给美国和它的盟友们打开一个介入的窗口,日本、澳大利亚这些国家可能会从提供基地开始,一步步加入进来,形成一个“越打朋友越多”的局面。 所以,联盟的忠诚度是个变量,它会随着战场天平的摇摆而实时变化,现实得很,在全球化把大家捆得这么紧的今天,经济依赖就像一副无形的镣铐,它的约束力,有时候比军事同盟的拉力还要大。 看看澳大利亚和韩国就知道了。澳大利亚一边跟着美国搞“奥库斯”核潜艇,一边跟中国的年贸易额已经突破了3000亿澳元。韩国,作为美国的铁杆盟友,可它家的半导体产业有六成要靠中国市场,三星的供应链脆弱得不行。 这种“安全靠美国,经济靠中国”的战略分裂,让它们极度拧巴。真到了选边站的时候,切断经济联系的痛苦,足以让它们在军事上想尽办法“请假”。 欧洲那边也是一笔糊涂账。法国总统马克龙高喊“战略自主”,不想当美国的小跟班,但德国外长又表现得非常亲美。可无论他们怎么吵,欧盟27国每天跟中国超过20亿欧元的贸易额是实打实的共同利益。 为了遥远的冲突,让自家工业先于战场停摆?这个代价,恐怕没几个欧洲国家能承受。就连东南亚,也都在走钢丝。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反复说“不能选边站”,菲律宾就算开了基地给美军,也得先掂量掂量国内高涨的反战情绪。 当参战的代价是经济自杀时,任何一个理性的政府都得重新算算盟约的价值,说到底,在这场复杂的大国棋局里,传统的联盟关系只是个基础框架,真正决定各国如何行动的,是战场上的实时反馈和钱袋子的得失计算。 这也就回到了最初的两个观点:结果要“看情况”,但准备必须“靠自己”。对局中的每一方来说,最靠得住的永远是自身的硬实力。 军事上必须做到万无一失,同时也要明白,经济这张网,既是冲突的缓冲带,也可能是最致命的软肋,最终决定牌局走向的,将是军事力量和经济韧性的双重较量。 信源:金灿荣教授

0 阅读:66

猜你喜欢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