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培育“A股长牛”是国家意志?
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的增长过度依赖房地产和基建,这种发展模式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需要从基建狂魔到科技创新强国的转变,这种转变需要政策导向和提振股市来实现。
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己逐渐步入夕阳产业行列,科技创新如芯片半导体、机器人、人工智能、A1智慧体、新能源、脑机互联、生物医药、核聚变、量子科学、海洋经济、新材料、贮能产业,航天军工、智能驾驶、稀缺矿产、消费电子、智能穿戴,创新药和高端制造等等。这些新兴产业在早期需要大量的、长期的、且有耐心的资本投入。一个健康、活跃的资本市场(股市)是比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体系更有效的资源配置工具。这就是国家下决心提振股市的最基本的逻辑思考。
其次,拉内需促消费,是提振经济萧条的重要手段。
一是解决“金融空转”与提振消费:如果股市能有稳定的赚钱效应,就能将沉淀在银行体系内的几百万亿的资金、以及居民部门的储蓄盘活,有效地引导至实体经济中去。同时,“长牛”带来的财富效应能直接提升居民财产性收入,从而“提振消费”,形成良性循环。
“国家意志”的体现:从“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提出,到新“国九条”强调分红和上市公司质量,再到中央汇金等“国家队”的入市,一系列行动都明确显示了高层对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迫切期望。
这个目标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打破几十年形成的“路径依赖”并非易事: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和居民财富高度依赖房地产。要转向依赖资本市场,需要深刻的金融文化、投资习惯和制度变革,这需要时间和思想观念的逐步改变。
“长牛”的基础需要完善的法治、严厉的惩处、高度的透明度和对投资者的真正保护。虽然监管在不断加强,但财务造假、内幕交易、非法减持、到期套现、量化做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仍需根除,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全球地缘政治冲突、中美关系、海外高利率环境等外部因素,都可能对A股市场构成持续的压力,这不是单靠“国家意志”可以完全抵消的。
散户如何在这轮牛市分一杯羹?那就是要认清方向,踩准节奏,积极参与,谨慎操作,尤其注意风险。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 第一,行情轮动是常态,板块切换,题材切换全看主力眼色,一旦节奏踩错,再大的牛市也难以赚钱所以,要踩准节奏,尽量不追涨杀跌。
☐ 第二,慢涨急跌也是常态,主力什么时候发动偷袭不得而知,每个月一两次急跌洗盘是必然的,这就是要求散户不满仓不追高的原因。
☐ 第三,选择正确的赛道(符合国家战略的科技、高端制造、新能源等)和正确的公司(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至关重要。尽量选龙头,跟着主力走,,
☐ 第四,保持理性,避免情绪化:要养成投资的理念,不要养成赌的心态,没有八九的把握就不要出手,宁可错过。
第五,牛市中要坚持中长线思维,合理做T,不断降低持仓成本,把做T赚差价看成分红,乐趣就产生了。如果认同这个长期逻辑,做T成功1O次而不失误你就是顶尖的股市高手。
第六,做好资产配置:不要将所有资金都投入股市,更不要加过高杠杆。权益类投资只是资产配置的一部分。
国庆节闲来无事,有感而发,同行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