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绝无可能支持以色列,曾欠下中国的一笔血债,至今还未道歉 中东这片热土上,总

蕊蕊聊过去 2025-10-02 15:45:50

中国绝无可能支持以色列,曾欠下中国的一笔血债,至今还未道歉 中东这片热土上,总有旧账没清算的影子。以色列欠中国的那笔血债,藏在2006年的一场轰炸里,四名维和官兵命丧黄泉,其中就有我们的杜兆宇中校。至今没个正式道歉,这事儿搁谁心里都不舒服。话说回来,中国为什么铁了心不站以色列那边? 中国从建国起就站得稳当,支持阿拉伯兄弟们维护自家权益。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中国就开始援助巴勒斯坦人民,提供武器和训练,帮助他们抗击侵略。那时候,以色列刚建国没几年,就开始蚕食阿拉伯土地,中国看不下去,公开谴责这种霸道行径。 1974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阿拉法特访华,中国第一个在联合国承认巴解组织为巴勒斯坦人民代表。 转眼到80年代,以色列1982年入侵黎巴嫩,坦克大军直扑贝鲁特,造成上万平民伤亡。中国外交部第一时间发声,呼吁国际社会制止这种军事冒险。 我们不搞小圈子外交,坚持联合国宪章原则,支持弱小国家主权完整。90年代,中国推动巴以和平进程,赞成“两国方案”,让巴勒斯坦建独立国家。以色列呢,总想单干,建定居点、封锁加沙,搞得地区鸡犬不宁。中国在安理会投赞成票,支持多项决议,敦促以色列撤出占领区。 进入新世纪,中国维和脚步迈得更大。2000年以色列撤出黎巴嫩南部,中国派观察员进驻,帮助当地清雷、重建家园。我们的维和官兵,吃住条件苦,任务重,但从不抱怨,就为维护世界和平。这份担当,让阿拉伯国家记在心里。2005年,中国国家领导人访中东,重申支持巴勒斯坦自决权,这跟以色列的强硬政策一比,高下立判。 2006年那场黎巴嫩危机,简直是导火索。7月12日,真主党抓了两名以色列士兵,以色列以此为由,大举空袭黎巴嫩。空军战机轮番出动,炸平桥梁、工厂,平民死伤过千,其中不少是孩子。 联合国观察站成了靶子,7月25日,以色列飞机投下炸弹,直接摧毁了希亚姆镇的观察点。四名观察员当场阵亡:中国中校杜兆宇、奥地利军官、加拿大中校、芬兰上尉。 事发前,联合国总部通过无线电发了十多次警告,请求以色列停止行动,但对方充耳不闻。 杜兆宇中校,34岁,正值壮年。他是人民解放军军官,派驻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任务是监测边境动向。牺牲时,他和同事们在履行职责,维护黎巴嫩和平。遗体运回北京,全国上下哀悼,中国政府强烈要求以色列彻查事件,保障维和人员安全。 以色列只说“遗憾”,推说情报失误,从没正式道歉。 事件一出,中以关系直线下滑。中国民间反应强烈,网上议论纷纷,大家觉得以色列太不讲理。外交层面,中国在联合国发言,谴责无差别轰炸,呼吁停火。 黎巴嫩战争结束,中国继续增派维和部队,帮助修复基础设施,援助难民安置。我们的援助车队,运去粮食和药品,让当地人感受到东方大国的温暖。   这事儿搁到现在,还在发酵。2023年加沙冲突,中国网民又提起杜兆宇,说以色列欠的账还没还清。 中国立场没变,支持巴勒斯坦建国,反对以色列扩张定居点。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合作建港修路,推动经济复苏。这不光是生意,更是真心帮兄弟过好日子。 当然,中以经贸有来往,中国买以色列科技,卖他们设备。但政治上,分歧大。以色列亲美,跟着美国搅局中东,中国可不吃这套。我们主张多边主义,不搞零和游戏。杜兆宇的牺牲,是个警钟,提醒以色列:欠的债,早晚得还。

0 阅读:206
蕊蕊聊过去

蕊蕊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