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库抱怨中国软硬不吃,对抗中国不能占到便宜!基辛格指出,如今的美国已经不能理性地看待中国了! 话说美国智库这两年对中国的策略越来越头疼,他们觉得中国不管是经济压力还是外交围堵,都能扛住,反倒让美国自己费劲不讨好。比方说,布鲁金斯学会的报告就说,美国得从全面对抗转向更精细的领域竞争,像科技和贸易上保护自家利益,但别把中国逼急了。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2024年10月的分析也指出,美国以往的关税战和技术禁运,虽然打击了中国一些产业,但中国通过本土创新和供应链调整,经济增长没停下脚步。结果呢,美国企业成本涨了,消费者买东西贵了,还丢了部分市场份额。 皮尤研究中心2025年4月的调查显示,美国人对中国的负面看法从2024年的81%降到77%,说明民众也开始觉得这种对抗不划算。智库们抱怨,中国这“软硬不吃”的劲头,让美国没法轻松占便宜,得换思路,提升自家拒止能力,比如在亚太多布点,但不能太激进,避免擦枪走火。基辛格生前在访谈里就批评,美国现在对中国的看法太偏激,老盯着威胁不放,忽略了合作空间。他觉得中美得像1970年代那样,找共同点,避免零和游戏。想想看,当年他秘密访华,推动建交,那时候美国还理性得多。现在智库建议,从硬杠转向耗着劲,围堵中国但不直接挑事,这不就是承认对抗占不到便宜吗? 再看对台军售这块,美国最近调整挺明显,不再大张旗鼓卖重型武器,转而推小型、非对称装备。2024年10月,美国批准了20亿美元的先进地对空导弹系统,包括NASAMS,帮台湾提升防空能力。11月又批了3.85亿美元的零部件和维护设备,主要是飞机和导弹的备件。12月还有3亿美元的指挥控制系统升级。进到2025年,2月没新销售,但特朗普政府早期传闻台湾要大单子求购。6月国防部文件显示,积压军售达215.4亿美元,没新交付。 8月台湾眼馋多买28套HIMARS火箭系统,加上9套NASAMS。9月特朗普否了4亿美元军援,但国会那边传出潜在5亿美元销售。11月2024年的HIMARS首批11套交付,减了4.36亿美元积压。这些武器多是机动性强的,便携导弹和发射车,智库报告说这是为了让台湾打游击,消耗大陆力量,而不是正面硬拼。话说回来,美国这么做,一方面不愿丢台湾这张牌,另一方面又怕惹恼大陆,所以在武器规模上玩平衡。结果呢,中国外交部每次都抗议,说这违反一中原则,破坏稳定。但美国智库影响大,政府决策常参考他们,像是从征服中国转向包围,但别吓着对方。
美智库断言,中国不敢这样做,因此攻击中国本土,不应该成为美国禁止谈论的一个选项。
【204评论】【5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