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长津湖战场上朱彦夫重伤濒死,本可安享国家特护,他却执意回到贫困山村:

自由的吹海风 2025-10-02 02:33:22

1950年,长津湖战场上朱彦夫重伤濒死,本可安享国家特护,他却执意回到贫困山村:“我不能躺着吃国家一辈子!” 那一年,朝鲜长津湖地区的250高地,战斗结束后万籁俱寂。 美军以为阵地上已经没有一个活人,但17岁的朱彦夫只是昏了过去。 当严寒刺骨的疼痛将他唤醒时,他发现自己的肚子被美军划开,肠子流了一地。 更恐怖的是,他在身下摸到一个湿漉漉的圆球,求生的本能让他想也不想就塞进了嘴里,后来他才知道,那是他被打出来的眼球。 靠着惊人的意志,他拖着残破的身躯在冰天雪地里爬行,直到被战友发现。 再次醒来,他已经躺在了后方的医院里。 在长达93天的昏迷中,医生为他做了47次手术,虽然保住了性命,但他永远失去了四肢和左眼,右眼的视力也仅剩0.3。 作为特级战斗英雄,国家承诺将负责他的一切,让他颐养天年。 但朱彦夫却认为,自己不能再上战场,就是国家的负担,躺在功劳簿上吃“空饷”,比死还难受。 于是,这位失去四肢的硬汉,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震惊的决定:放弃特护待遇,回到山东沂源县那个贫穷落后的老家——张家泉村。 回到家乡,朱彦夫开始了人生的第二场战斗。 他用嘴衔着笔、用残肢抱着笔,完成了长篇小说《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 1957年,他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开始了第三场战斗——向贫穷宣战。 整整25年,他带领村民们修路、架电、办学、种树。 这位没有四肢的书记,硬是把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2014年,朱彦夫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2019年,被授予“人民楷模”称号。 从长津湖的冰雪战场,到家乡脱贫的滚烫热土,朱彦夫用一生诠释了什么叫“一直在战斗,一生都在坚守”。 【消息源自:《红星新闻:走出长津湖的“冰雕战士”朱彦夫》2021-10-25】

0 阅读:18
自由的吹海风

自由的吹海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