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射向中国的核导弹,在落地前,至少要闯过四道“鬼门关”! 从远海的“海红旗-26”,到边境的“红旗-9C”,再到大气层边缘的“红旗-19”和太空中的“红旗-29”,我们已经用一张“四层天网”,为国土撑起了绝对保护伞! 先说第一道关,远海之上的 “海红旗 - 26”,这可是咱们的 “远洋哨兵”。你想想,核导弹要打过来,大多得跨越大洋,海红旗 - 26 就专门在远海等着它。这款导弹专门配在 055 型万吨大驱上,那些在西太平洋、南海巡逻的 “中华神盾” 舰,肚子里藏着的就是这玩意儿。外媒都说它堪比美国的 SM-3 导弹,能在几百公里外就锁定目标,不管是洲际导弹的助推段还是中段飞行的弹头,它都能追上去拦下来。 055 大驱的垂直发射系统能兼容这款导弹,而且很可能采用 “一坑四弹” 的设计,一艘舰就能带几十枚,形成一片移动的防御圈。 只要有可疑导弹升空,部署在远海的预警雷达和卫星先把信号传过来,海红旗 - 26 立马就能点火升空,争取在离本土几千公里外就把威胁解决掉,这才叫 “御敌于国门之外”。 要是真有漏网之鱼突破了远海防线,那就该边境线上的 “红旗 - 9C” 登场了。这玩意儿现在可是咱们防空部队的宝贝疙瘩,刚在纪念抗战胜利 80 周年阅兵式上亮过相。和老款比起来,红旗 - 9C 的弹径变小了,一辆发射车能装 8 枚导弹,比以前多了一倍还多,火力密度直接拉满。它的射程超过 300 公里,从东北的大兴安岭到西北的帕米尔高原,只要部署上几个营,就能把大片边境空域罩住。 更厉害的是它 “多弹种共架” 的本事,同一辆发射车既能装远程拦截弹打弹道导弹,又能装中程弹打巡航导弹,遇上饱和攻击也不怕。弹上的主动雷达和红外复合制导,就算敌人搞强电磁干扰也没用,末段机动过载能到 45G 以上,那些想靠机动突防的导弹根本甩不掉它。2024 年珠海航展公布的数据显示,它的拦截成功率高达 91.7%,说白了就是只要被它盯上,十发里至少九发跑不了。 而且它还能和红旗 - 11、红旗 - 22A 这些兄弟装备协同作战,低空来的巡航导弹交给红旗 - 11,中高空的战机交给红旗 - 22A,红旗 - 9C 专心对付那些高速飞来的弹道导弹,分工明确得很。 就算前两道都没拦住,第三道关——大气层边缘的 “红旗 - 19” 就是真正的 “高空杀手”。这玩意儿可是咱们中段反导的主力,去年银川网友拍到的天空异常现象,后来证实就是它在搞测试,那 “蛇形机动” 的姿态,一看就是在追着模拟的高超音速目标打。 红旗 - 19 用的是动能拦截弹,也就是靠直接撞击来毁伤目标,弹头重 35 公斤,和敌方导弹的相对速度能超过 10000 米 / 秒,相当于 30 倍音速,撞上之后直接就能把目标撞成碎片。配套的 610A 雷达更狠,探测距离能到 4000 公里,不管是隐身目标还是真假弹头,都能给分辨得明明白白。 从 2010 年到 2021 年,咱们用它搞了好几次陆基中段反导试验,次次都成功,2018 年那次还精准拦截了东风 - 21 发射的靶弹,外媒都直呼 “中国版萨德实至名归”。更牛的是它还能对付高超音速导弹,这可是现在全球反导的难题,咱们早就突破了。 最后一道关,也是最保险的一道——太空中的 “红旗 - 29”。这玩意儿刚亮相的时候就让外媒炸了锅,弹体比红旗 - 19 大一圈,用 6 轴卡车拉着,两联装发射,一看就威力不凡。它专门在大气层外干活,也就是弹道导弹飞行的中段后期,这时候目标还没开始俯冲,相对好拦截。 和美国那些固定在发射井里的反导系统不一样,红旗 - 29 是机动部署的,想拉到哪儿就拉到哪儿,不管敌人从东边还是北边来,都能随时调整阵地应对。 军事专家都说,有了它,咱们就有了真正的 “天基防御” 能力,相当于在太空里布了道防线。虽然公开的测试细节不多,但国防部多次宣布中段反导试验成功,明眼人都知道,这背后肯定有红旗 - 29 的功劳。 可能有人会说,搞这么多层防御有必要吗?太有必要了!核导弹这东西一旦落地,后果不堪设想,多一道防线就多一分安全。而且这四层防御不是孤立的,从远海的雷达预警,到陆地的指挥中枢,再到太空的卫星监控,整个体系是连在一起的。610A 雷达探测到目标后,数据立马传到指挥中心,自动分配给最合适的拦截武器,海红旗 - 26 先试,拦不住就红旗 - 9C 补,再不行红旗 - 19 和红旗 - 29 轮番上,整个过程连一秒钟都不用等。现在全球能搞出这么完善反导体系的国家,一只手都能数过来,咱就是其中一个。 从远海到太空,咱们已经用一张密不透风的“四层天网”,为神州大地撑起了一把绝对可靠的保护伞。这把伞,能挡住风雨,更能挡住任何可能的核威胁!
中国有意赶走“堤丰”中程导弹系统,美日不听劝!美日布置的这个“堤丰”中程导弹系统
【44评论】【3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