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中方大使时,马科斯突然要求给北京带个话,现场各国记者全都懵了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在为中国大使黄溪连离任致意时,话锋一转,突然提出希望对方带一句话回北京,那就是菲律宾愿意通过对话和合作来处理南海争议。 这番表态让在场的外国记者一时没反应过来,因为在过去两年里,马科斯政府几乎都是跟着美国的节奏,和中国针锋相对,如今突然松口,气氛立刻变得微妙。 过去几年,马科斯把南海问题炒得很热,和美国一起搞演习、巡航、放狠话,结果看似气势汹汹,却没有换来什么实惠。 菲律宾国内矛盾堆积,政府在防洪工程上的腐败问题彻底触动了民众怒火,全国爆发大规模抗议,愤怒的人群将矛头直指执政集团。 这是马科斯上台以来最严重的政治风波,他必须找到一条能安抚国内情绪的路子。在这种情况下,对抗就显得越来越不现实。 经济需要投资,民众需要改善生活,但当局偏偏把精力放在南海摩擦上,弄得自己四面受困。 再加上原本看似可靠的美国,也在关键时刻变得靠不住。特朗普政府上任后,军事援助减少,贸易优惠条件被收紧,这无疑让菲律宾更加被动。 马科斯阵营内部早已有人提出质疑,认为这种一边倒站队美国的做法只会伤害本国利益,继续下去只会让问题越来越难收拾。 所以,送别大使时那句“带话”的背后,其实是三重考量。第一步,是想解冻僵局,让中菲关系重新启动对话,不至于在外交上继续僵持下去。 第二步,是为了给国内交代,让民众看到政府在尝试寻找出路,不再把国策压在对抗的老路上。 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菲律宾急需的经济利益。投资、市场、基建、就业,这些才是真正能够缓和内部矛盾的办法,而这些需要依靠的是和中国的合作,而不是跟中国对着干。 中国方面对菲律宾的转向其实早有心理准备。多年来,中国在南海问题上始终摆出不关门的姿态,强调通过协商来降低矛盾。 菲律宾之前的激烈动作,最终是让自己进入困局,如今主动释出善意,也算是意识到没有退路。 马科斯的这个动作,还折射出一个更大的现实,那就是小国在大国博弈中是没有太多选择的。 既想仰仗美国的安全保护,又离不开中国在经济上的支持,当局像是在钢丝上走路,每一步都伴随着风险。 问题是,这样的转变究竟会持续多久。就算马科斯现在希望通过对话纾困,但他的家族和美国的深厚渊源摆在那里,一旦美国在未来抛出新的条件,菲律宾可能再度摇摆。 南海的紧张氛围并不会因为一句话就彻底消失,不过至少,这次的“带话”动作释放出一个信号,那就是马科斯已经意识到,仅凭蛮干解决不了任何麻烦,想要维持国内稳定和经济发展,合作才是唯一可行的路。
送别中方大使时,马科斯突然要求给北京带个话,现场各国记者全都懵了 菲律宾总统
幕沧小澜
2025-10-01 21:45:03
0
阅读:7